>>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前尘雨漉(75-78)

写作者:雨漉     日记本: 末梢

日期:2006年04月24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14

  
  75
  刘走进我的情感世界后,我简单的生活里除了他,就是工作与学习了。
  
  在工作上,虽然各种荣誉称号与资历低浅的我无缘,但我对工作却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所以,挨批评、犯错误也是与我无缘的。
  
  在学习上,我一直做得很好,我能静下心来看书,但刘却不是这样,我记得每次临近电大的期末考试时,他坐下来看书过不了半个小时就要跑去客厅看电视,用心猿意马来总结他面对学习的行为是最恰当不过的字眼了。91年,我如愿地拿到了电大毕业证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文凭,而无法安心学习的刘因没有通过某些课程的考试(财会专业)而未拿到电大毕业证。
  
  76
  忘了是91年夏天,还是92年夏天,姑姑的小儿子找到了母亲家。
  
  在这之前,姑姑家的其他人也曾找过好几次,母亲很清楚他们前来寻找的目的——他们希望已长大成人的我和弟弟能与父亲相认,而无比痛恨父亲的母亲拒绝把我上班的确切地点和弟弟就读的大学告诉他们,母亲每次都骗他们说我在火车站支局上班,由于地点有误,再由于母亲把我的姓(陈)改随了继父的姓(梁),所以,他们打听的结果只能是查无此人。
  
  母亲对姑姑的小儿子还算比较客气,先是嘱咐他如果碰见我继父,就说是老家农村来的,顺便来看看我们,然后母亲叫我倒水、拿西瓜,我也就和他随意地聊了起来,但我们只字未提我的父亲,我是因为有恨在心不想提,也许他是因为怕我不接受、怕我母亲听到而不敢提吧。他临走之前又问我确切的上班地点,我便沿用母亲的说法“我在火车站支局上班”搪塞了过去。
  
  77
  92年,我到了晚婚年龄,我先是去了单位工会开婚姻状况证明介绍信,然后在同事中散布我将进行结婚登记的消息,这样,我轻易地就掩盖了2年前已登记结婚的事实。如今想起来,我的行为真是既幼稚又滑稽可笑。
  
  我和刘商量后,我们把婚宴定在了4月30日。按照当时俗套的规矩,男方应该在婚礼前送金器给女孩,如果经济条件不好,至少也要送个金戒指的。临近婚礼的前几天,他家迟迟未给我买金器,为此,我和刘发生了争吵,他说我俗气,说我有着小市民的心理。
  
  写到这里,我想起婚前的那个春节,我的一个同事接到男方给的压岁钱是200元,而刘的母亲只给我80元,最终我没接,我觉得我并不缺这80元。又有一次,他母亲给我100元,说是给我买衣服,那时,中档衣服都在100元以上,我感觉这100元象打发叫花子似的,就死命都不肯接,于是,刘生气了,我只好接住。不久后,刘的大姐主动邀我逛街,在路上,她说:“我妈妈本来想买个金戒指送给你,我要她别买,这年头,只有那些小市民才一天到晚比谁的戒指大、比谁的项链粗,像你这样年纪轻轻的带黄金首饰多俗气,还不如花100元买件漂亮的衣服穿……”我知道戒指在婚姻中具有的特殊意义,我也知道他一家人都是小气的,却故扮高雅地说什么俗气、小市民。
  
  我想到为了金器的事和刘继续吵下去也不会有赢的结果,况且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已成了定局,我只好悄悄地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个18K黄金玉戒,还买了一条24K黄金项链,我骗父母说是刘家买的,我这样做,是不想让父母知道我被刘家如此“轻视”,否则,父母心里一定会不安的。
  
  婚礼前,无论是在金钱的支助上,还是在结婚物品的添置上,双方父母都未给予我们过多的支持。刘的父母只找人弄好了客厅的瓷砖地板、厨房、厕所,然后给了我们八千元钱和一堆可做家具的木材,就放手没管我们了。后来,刘通过他的同事找人贴好了两间卧室的木地板,又找来木匠做了一套他父亲认为很扎实的家具。我的母亲在那时还未退休,她只给我准备了几床缎面棉被,其他的嫁妆,她也放手不管了。这样,剩下的婚前事项,比如到哪里买家用电器、到哪个酒店预定酒席、还需购买哪些床上用品和屋里的装饰品等等,全靠我和刘自己去做,而大多数的事都是我一个人操办的,刘只是充当一个帮手而已。我和刘还因意见不统一发生过争吵,当时真想不结这个婚了。由于资金严重不足,我和刘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以及同学朋友提前送的人情钱才把新房布置完。
  
  78
  92年4月30日,我和刘的婚礼如期举行了。酒席一共二十桌,客人有双方的亲戚、双方父母的朋友、我们的同学、同事。刘的父母把他们的朋友的人情钱按酒席价格分给了我们一部分,而母亲以为酒席是刘的父母出钱办的,她收到的人情钱没有分给我们一分一厘。
  
  第二天,我和刘清理完红包去酒店结帐,结完帐,再扣除要付给摄影师、司机等人的辛劳费,我们就只剩下十元钱了。如果把这个数字告诉别人,一定没人相信的,因为一般来说,办酒席只有赚,没得亏,可我们的确是亏了。
  
  五月份,贫穷的我们只好赖在他父母家吃饭,不知他母亲是不是嫌弃我们没有交生活费,每餐都是豆腐、青菜,只偶尔地来个青椒炒肉。
  
  拿到五月份的工资前,办公室的吴姐和她老公要到我们家里玩(我忘了是我邀请的,还是她主动要求的),我便和刘商量着去买一块可以垫在餐桌上的玻璃。买玻璃之前,我们心里对玻璃的价格是否会超过十元根本就没有底,可喜的是,经过讨价还价之后,我们仅有的十元钱刚好够买一块我们想要的玻璃。回家的路上,刘在前面推着单车,我则在后面扶着玻璃,我们都感到心满意足。可是,没走多远,玻璃“砰”地一声就打碎在地,我们一下呆住了,愣愣地对视了好几十秒钟,谁都不知道玻璃是怎么掉下来的。后来,我们一路上就讨论着打碎的玻璃,讨论着我们唯一的十元钱,那种心理状况真是百感交集,无法淡忘。
  
  
  

完成时间:2006.04.24 10:11:1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