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突如其来的厌倦

写作者:流风回雪     日记本: 揽镜自照

日期:2006年04月2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92

  突如其来的厌倦。深深的。
  编关于4.13安全事故的稿子,其实不算是编,只是看过然后挂网、贴照片而已。
  稿件写得滴水不漏,圆润无比。很规范的演讲稿,是拿到工地上对农民工的宣讲材料。据说:由事故责任人口述,安环科三人整理。
  当事人21岁,在建设工地上,22米高处坠落。幸运的是按照规范佩带安全帽,所以活着。仅仅活着。
  对于这起事故,最终定位为:事故责任人由于不走规范的安全通道,抄近道违规,造成安全责任事故。
  也就是说:咎由自取。罹难的人变成标本,刻在纸上,飘扬在大喇叭上供大伙瞻仰。
  说什么安全工作要本着积德的心去做。
  为什么所有事故最终都能定位成“违规操作”。包括吉化的爆炸、包括其他……
  同样的事故我听到的就是第二起了,早些年那个从高空坠落的外籍工程师难道就没有给相关单位以警示?安全不从根本的管理抓起,不从基础建设抓起,只是一味强调当事人的错误,会有实际意义么?不安全的通道难道就不能拦条绳子划道线么?
  稿件振振有辞,说什么通过了三级安全教育才进了工地,由于正确佩带安全帽才保住了命,因为抄近道造成事故,是自己没有安全意识,造成了家庭的损失和自己的伤痛。极具讽刺的是另一个安全责任人,这个小施工队的队长正是罹难者的父亲,他的监护人,而监护人又没有起到应有的监护作用。
  那么所有的责任就该让这一家人来承担?包括伤痛和未来所有失却希望的日子。
  一篇稿件、一番教育,让这个遭受不幸的家庭充满愧疚。
  他们愧疚并小心翼翼的展览着自己的痛苦。当真警示着工地上的其他农民工兄弟。?
  几十张照片里要挑出四五张做链接。我分明看见了被“教育”的、接受宣讲的农民工眼里依然是迷茫。我也很迷茫。比他们还迷茫。
  S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要做适合企业文化的大餐,企业最终需要官样文章。我终于明白怎样可以做好大餐,什么才是官样文章。
  把文字锻造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么。把文章设计的翻云覆雨混淆视听么。
  想到一句话:媚俗是呕吐的理由!
  厂里的安全事故永远看得到媚俗的影子。从来如此。
  突如其来的厌倦。深深的。
  ……

完成时间:2006.04.20 23:30:4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