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一份遗书

写作者:怿雨     日记本: 窗边的黄昏

日期:2006年04月14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13

  今天在培训课上,教授为我们讲了一个案例,这个案例与遗书有关。你也许认为是财产争纷吧?不是的。它出自一名小学生之手。
  这份遗书被一个老人在公共汽车上捡到,当时放在一个钱包里,捡到的这位老大爷打开钱包检视时没有发现一分钱,却看到一份触目惊心的遗书。遗书上这样写着:爸爸妈妈,我很爱你们,我是真心地爱着你们,但是我要离开你们,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我也舍不得离开,但是,是你们逼我离开的。遗书的落款是:爱你们的儿子。老大爷看到这份遗书,惊呆了。想到性命关天呀!就赶紧报了警。在警察的查找下,找到了这个孩子的学校校长,患有心脏病的校长吓得差点当场晕倒。清醒后马上联系到了这个学生的家长。家长倒是一点没有着急,因为孩子姑姑刚打过电话,告诉孩子在她家里。后来记者采访了这个孩子,孩子说是写着玩的。
  看起来这份遗书带来的是一场虚惊,可是细细想一想,这里面问题大着呢!起码说这个孩子有严重的心理压力,这压力使他在潜意识里想用离开这个人世间来获得解脱。那么一个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压力呢?
  试看我们孩子的生活吧!现在大多数的孩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未来和希望。优秀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优秀,甚至更优秀。平凡的父母希望通过孩子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夙愿——这压力来自家庭:再看学校,现在大多地方的学校在前一段时间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之后又重新拾起了应该教育这个“重武器”,这种如火如荼的运动已从中学影响到了小学。重点中学招生大多采取选拔的方式。这样哪所小学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多,这所小学就是众口皆碑的好学校。什么借读生呀,施教范围外的学生呀……就会趋之若骛,不惜任何代价进。不言而喻,这样的学校将会名利双收!当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的目标一确定,任务的完成者老师就会给自己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的任务。请看看,现在各小学,尤其是城市的各“名校”,晚上语文、数学兴趣小组,周六语文、数学特色活动了。什么奥数、奥语真是花样齐全,名目繁多,六年级毕业班竟然都堂而皇之地上起晚自习了。
  这样的氛围,孩子是什么生活质量?作为的教师的我,看着脸色一天一天沉重的孩子们心里好痛,但是又很无奈。因为孩子真正的压力来自社会呀。高考制度如果还是这样沿袭下去,我们的孩子就永远不会得到解放。是高考制度、是社会对人的评价方式,让我们的老师无奈,让我们的家长彷徨,让我们的学校被动,让我们的学生“痛不欲生”而写下了遗书。
  不过使大家安慰的是上海率先做出了尝试——不用高考就可以进大学读书。这个尝试虽然还只是上海的孩子,上海的少数孩子得益,但是它让我们看到了曙光!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未来,我们孩子的脸上将重现灿烂的阳光,不再会出现“遗书”来刺痛我们的心!
  

完成时间:2006.04.14 19:24:0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