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随笔三

写作者:松杉树     日记本: 明月无间照松杉

日期:2006年04月1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649

  1、在残酷而神奇的海底世界,一条孤单的沙丁鱼总是难以逃过天敌的捕杀,所以才有了沙丁鱼潮的奇观。它们只有结成大帮的鱼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的几率,保证绝大多数的同类能够在遭遇天敌之后存活下来。团结一致,这既是为了族群的生存,也是为了个体的生存。这是处于食物链低端的沙丁鱼的智慧,却未必不能给处于高端的人们以启示。
  2、乏善可陈是一个残酷的词。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件物体,只要被标注上这个评语,几乎等同于其存在意义的消亡。所以,聪明的人总是在平稳的表象之后不断活跃新的思想和行为,总是让别人对他有新的期望,这样才不至于在平庸、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埋没自己。
  3、每个人的经历无可替代。他之所以成为他,是因为他在成长的历程中接受了与他者不同的人和事,所以,每个人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理所当然的,不值得旁人感到艳羡、震惊或惋惜。但不难发现,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往往和其青少年时期的人际交往密切相关。所以,良好的出身和人际圈子能够使一个人获得其他人所不具备的丰富资源和智慧。了解一个人,不仅要听他的话语,更要了解他真实的履历。可惜的是,真实的话语不多,真实的人更不多。
  4、有位伟人曾用了一个词,叫“阳谋”。这个词多少透露出伟人举重若轻的气度,但也包藏着让人冰冷的恐惧。而今,人们似乎更超越了伟人一步,早不见阴谋、阳谋之分了。太阳底下就可以交流罪恶,而无需在“东窗”下。到处可见在算计别人的人,当面也能把谎言说得“真实”,越来越多的人早就超越了阴阳之界,奔跑在追求私欲和满足的路上,沿路倒毙的是那些怀抱天真理想的人们。
  5、文字的真实和表象是两码事。可是不少人总容易沉浸在文字表象引发的想象中,把其当作“真实”。能够让读者深陷表象的作者无疑是高明的,但却容易让读者把文字和作者联系起来,以为文字清雅高洁者必定清丽不俗,文字粗鄙不堪者断不可识。实际上却绝非如此。文字和文人的对等取决于作者的真实程度,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没有几个文人骚客是真实的,这也是为何《随想录》和《忏悔录》之类的书籍才能备受赞颂的原因。停止那些看似充满激情的幻想吧,你所见到的真实永远比想象的美好要差一大段距离。虽然,表象和真实的关系远不止于此。
  6、恐惧婚姻似乎有千万条理由,但根本的一条却是不信爱情,或者是不相信持久的爱情。不止一次听人说羡慕父辈的爱情,不曾见他们甜言蜜语,但他们依然相濡以沫风雨同舟。时势易也,岂可求同?在这个时代,谁能够为谁化石而待?谁能和谁千里连心?谁又能和谁生死与共?更多的是意外的相逢、认真的做戏、无趣的离别,而后在茫茫人海中相望于江湖。在呼唤爱情向往爱情的时候,我们都背负太多的罪,惧怕更多的累,所以徘徊,所以得不到,只能在无所失去的孤独中虚空和缅怀。
  7、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有智慧的人古今皆然。但“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却日益少见。讷于言者未必敏于行,反之亦然,或者二者皆不。所以,只能凭空感怀子曰了。
  8、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怕的是不知道孰贤孰不贤。如同面前一群美女,哪怕都是画皮,我也认人乏术,岂不可叹!幸好,画皮也有卸妆的时候。
  

完成时间:2006.04.13 21:37:0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