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句:鹤去空余诗满壁
此联杳杳数笔,勾勒出崔颢诗中那种悠然思怀,平实、韵浓。让人不由的暗里回味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那超脱的感觉,恍如置身楼头,在白云衬托下,眼前一方诗墙,隐隐约约。有云踪鹤影昔人远的味道。在景意上,此联可谓朴中透奇。但在用字上,用满字来映衬空余的意象,感觉少了些灵动。此处待斟酌,不才妄置了。
出句:水照烟痕 一带林塘流碧玉
此联出的灵动非凡。一照一流间,把动与静映衬推向了极至。一带承接了烟痕的缥缈,把动与静巧妙的联系起来。宛如一幅流动的风景画,静里含动,在似与不似间拿捏的恰到好处,虚实相生,动静相宜,愚蒙所感,此出句实属妙品,为本次联会里的佼佼。不足的是,难以寻求到与之匹配,浑然一气的对句。实为一憾。不敢多言,怕言拙难以达意,影响诸君的赏析。~
出句:听琴韵谁家 三弄梅花人欲醉
本联一气呵成,读来畅然。妙处在梅花与琴韵的呼应,让人不知是醉梅还是最琴,抑或是皆醉,联意给人余韵无穷。更无痕的利用机巧,浅藏琴曲于其间,使梅琴相映增辉。未知何处梁音绕,已为梅花醉不归。听梅雅韵,自然天成。意韵之美,由此而生。 只意韵间微觉过于空灵,少了些须淳厚,不及前联的虚实相生。妄评,勿怪。
出句:至友淡如水 相逢清净无言语
此联堪称君子联,朴淳的字句,道破君子之交,如水清净。至友如斯,淡而不寡。用淡如水烘托出至交的纯厚。后句再以清净呼应。而后三字则为本联的联眼,一个无言语,勾勒出那和默然里见真性情的场面。堪惜少了景致的映衬,缺了灵动。而意韵十足,反而少了余味。冒昧,见谅。
出句:江南烟景 庭前竹韵 几许风流成绝响
此联是写景为主,借景写怀,风儿流过烟景吹断,竹吟成韵,前后呼应还算不错。内敛的意致,烟竹的虚实,为绝响铺开。乍看满目妖娆。细品却嫌繁杂了写,烟景,竹韵,清风,交织着,景致有了,韵味也不乏,却少了些须凝练的感觉,此实为作者常犯之弊病。好在瑕不掩瑜,整体意韵还算俊秀。风流一词用的频了,不只让人多见无感,更易误导对者想到机巧到去,实不宜常用。 小可自置,或许少了客观,谅。
出句:半帘梦影梅心月
对句:一枕松涛涧底风
本联出句以虚就实,月印梅心,帘影如梦,似实还虚,以心应景。对句以一枕无痕的衔接了上联如梦如幻之境,还虚为实,虚实相生。枕上松涛,涧底清风,心愫如澜。与上联浑然一体,给人风月无边,涛声依旧之感。
韵致:境为心声,心随景动,工韵俱佳。
出句:一抹红云侵古道
对句:半亭黄叶接荒城
本联出句幽邃沧然,入眼依稀西出阳关,落日古道,一个侵字,催人欲泪,心有戚戚~而下联则随着落日古道接下了黄叶荒城,使整联一气呵成,让人不由荡气回肠……。恍惚间。空中弥漫阳关三叠,落日古道上,西风瘦马,踏着黄叶向远处的晃城行去,渐行渐远的马蹄声,如踏在心底。一幅苍迈的古卷,仿佛呈现在眼前。实为本次联会中不可多得的佳联。
韵致:自然,苍迈,气韵流畅,如诗如画。
出句:五点红梅待六出
对句:一泓秋水映双月
本联简朴古拙,暗含机巧,出句五点红梅,浑然一气,联眼一个待字,写出了心底的期盼,更以六出潜指飞雪,使读者不由的随着联意,期盼那落梅盈雪惊艳瞬间,境悠意长。下联这以秋水映月为景,暗指红颜佳人,秋水为目印朗月,盈盈秋水绵绵意。在落梅盈雪的风情画里,描上亭亭玉立的秋水伊人。看是无干却密实的联系着,遗憾少了上联的新意,未曾出彩。
韵致:拙里藏巧,淳实悠长,余韵绵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