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工作总结
列车慢慢的驶过了2005年,在2006年的旅途中缓慢前行。细细体味这一年的辛苦和不足,似乎有太多的话要说!也算是一年的总结吧!
2004底心里早就有了打算要换一份工作,那时是在港企权智集团(快译通)从事软件测试分析员。公司主要是做快译通,手机,PAD方面的产品,因此我也做这些方面的测试,另外还负责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工作的职责很简单:测试,找BUG。我们一般也就是先狂玩,然后对着测试用例执行一下。它们(产品)功能很简单,因此我们也不费很大的力气工作着。工作很简单,相应的我们的工资也就不高,包吃包住,1000元。但公司很小气,舍不得投入,我们部门虽然有六,七十人,但在整个公司来说若有若无的。我一共在这个公司呆了十个月就离开了。原因是;工资太低,工作得不到重视,学不到新东西。后来证明我的决策是正确的。现在这个公司SQA部门已经减员到了二十几个人,比我早来的和我带出来的几乎走光。但我依然感谢这个公司,它是在我二次南下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接收了我。第一次南下是我大四快毕业的时候到广州找工作,四处碰壁后来不得不到山东教书,山东对于我湖北佬吃不惯(以小麦主食),住不惯( 天奇冷),而且每个月只有那可怜的600元。我呆了七个月实在受不了了,这才是我二次下深圳。来到深圳后同样找不到工作,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权智接收了我。正确的应该是当时部门老大接收了我,感谢老大。在权智呆的十个月时间里,我接触和认识了测试行业,最幸运的是看了飞思科技写的《软件测试方法和实践》,以及51testing网站给我帮助很大,因为当时我什么都不懂。通过它们使我了解了测试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再加上权智的实践,我基本上具备了一些测试的知识和能力,但远远还不够!
于2005年三月底离开权智,进入了####公司。期间我面试了一些公司,其中包括华为等等,华为到后来四月分才给我通知。这家公司主要是从事大型软件系统的,因此我的职责是软件测试。但不爽的是面试说好给我试用3200,正式为3800,等到快上班的时候才说试用2800,正式3200。在这家公司我一共只干了三个月就走人,理由是工资太低,说话不算话,小公司体制不够健全。同时也有自己的一部分原因,测试大型软件没有经验,工资下调心里有一些情绪,同时不够主动等等。但它也有优点,比如小公司人员很团结,经常举行一些体育活动,比较自由等等。但台湾的公司小气,工资低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在这三个月里我虽然是第一次做,但做过一次后不再是没有经验了。这个公司测试人员有更大的职责范围,同时要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比如充分跟开发讨论协商等。这是我感受最深的,也是在权智缺少的。等到华为通知我的时候,我在这家公司呆下去的信心更加动摇了,终于呆了三个月后于七月辞职走人。
2005年七月中旬来到了华为,心理充满了对华为的尊敬和向往,有幸成为深圳华为王国里的一分子。其实准确的来说是华为外包,所在的公司是慧通商务有限公司,华为的控股子公司,当年华为收购全部在外外包公司,也就成立了这家公司。慧通商务是人才外包给华为,跟华为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但因为公司成立不久,相对华为很多的权限给慧通是不开放的,也就说两家公司有差别,也就有等级。我在慧通商务的工作是从事电信产品的SG/SHLR产品测试,华为里面的流程非常健全(相对我来说),虽然现在深圳这边的还没达到CMMI 5级标准(也有很多的部门达到)。在里面六,七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华为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思考模式,企业文化。。。。。一家国际性的公司,中国的顶级企业之一,实在有太多的要学了。很遗憾的我还是走了,我知道华为是非常优秀的,但还主要是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其中有我太多的缺点:学习能力不够强,主动性差了点,思考方式等等。我需要提高的实在太多,需要不停的积累和学习。但同时华为也暴露了自己的缺点(一家之言),对子公司存在等级差异,有一些模式僵化不灵活。在走的时候,我与一位老华为人交流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华为不再是以前的华为了。我但愿那只是他一个人的看法,毕竟在中国象华为这样的公司实在太少了!
年底花了两天的时间找到了现在的公司,期间也有一些猎头公司找我,推荐我去广州通信行业有名的“西电”,我惋拒了。现在的这家公司也是电信公司,从事国家3G标准TD—SCDMA的推动者之一,也是一家民企,技术很先进,也有很多人是从华为,中兴过来的。可能是小的缘故,自由很多也更具人性化,它很年轻还只有10岁,我希望有朝一日能象华为一样。
一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回顾往事只是为了好好珍惜现在,策划未来。去年我一共换了四份工作,工资也番了六倍,但工作经验却没积累多少,给人的影象就是跳呀跳呀!职业规划没有做好。对每一次做出的总结缺点不足没有改正,仅仅是表面提一下。学习能力不强,主动性不足,人际关系不会处理,这是我的软肋。希望自己能够改正,为美好的明天奋斗,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