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回忆录(31-32)

写作者:雨漉     日记本: 末梢

日期:2006年03月0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72

  31
  83年春节前(大概是小年的前一天),母亲带着我和弟弟迁往继父所在的城市。
  
  我现在忘记了当时搬家的细节和沿途的心情,但我记得到达目的地时天已经黑了,我和弟弟见过很多次面的继父在大门口迎接,母亲让我们喊他爸爸,弟弟刚满8岁,什么都不懂,一切行动比较听指挥,而我,对他也没有过多的敌意,于是我们怯怯地喊了声爸爸。
  
  接着,母亲和继父安排来帮忙的搬运“工人”把我们简易的家具、行李搬到了五楼,堆在又作过道又作厨房的走廊上。那时继父一家只有两间不挨在一起的单身宿舍,一间约15平米,一间约10平米,都是由办公室改建而成的,其中约15平米的那间与隔壁是用厚纸板隔开的,只要隔壁的声响稍微大一点,这边就能听得一清二楚。
  
  由于我们的到来,原本就狭小的继父家显得更拥挤了。继父的前妻是在一场车祸中丧生的,留下了四个孩子:大女儿14岁、二女儿12岁、大儿子9岁、小儿子6岁,我和弟弟的年龄刚好分别夹在两个女孩和两个男孩的中间。
  
  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组合家庭,不免成为左邻右舍关注的焦点,有人问母亲为什么要选择孩子这么多的继父,母亲说:“他以前的老婆在农村,他没有嫌弃,我觉得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32
  过完小年,母亲说我们一家要去继父的老家过春节,于是,母亲给了钱让衡湘和国湘(继父的两个女儿)带我一起上街买鞋。
  
  走到街上,我对陌生的街道充满着好奇,先不说店铺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就说衣着光鲜而行色匆忙的人群吧,他们像是这个城市的面孔,给年少的我留下了时尚、花哨、靓丽的最初印象,这些是我以前在县城里难得看到的。
  
  在衡湘和国湘的引领下,我们逛完几条街、穿过几个十字路口、进出几家鞋店之后,我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因为每一条马路都那么地相似:马路两边开满了五花八门的店铺,马路两侧有红白相间的隔栏,马路中间有大大小小的车辆不停地驶过。
  
  经过货比货,我和衡湘同时看中了一双涤纶面料的镶绣着金银线的蓝色布鞋(那时在女学生中比较流行的是布鞋和白跑鞋,也有少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穿皮鞋),为了不买一样的鞋子,后来衡湘改买了一双玫瑰红的,可回到家之后,我却发觉衡湘那双玫瑰红的鞋子越看越好看了。当然,由于我那时严重缺乏好胜心和占有欲,这样的感觉也只是萌发在心里而已,不久便自生自灭了。
  
  
  

完成时间:2006.03.01 19:08:0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