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回忆录(29-30)

写作者:雨漉     日记本: 末梢

日期:2006年02月2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02

  29
  暑假过完就是秋天,秋天过完就是冬天。这年冬天,母亲收到了法院的传票,父亲作为原告向法院递交了诉讼书。关于诉讼的来龙去脉,由于我那时年龄小,不是太清楚,我只记得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母亲对我说:“吃完饭,你到区法院去一趟,县法院来人了,要问你话,你是愿意留在妈妈这里,还是愿意回到你爸爸那边?”
  
  我想都没想就告诉母亲:“我不去那边了。”
  
  母亲又说:“如果你去你爸爸那边,他还是会把你放在奶奶家;如果你留在妈妈这里,你爸爸说以后就不管你了。”母亲象是对我说,又象是自语。
  
  “我不要他管,我不去他那边。”我很坚决地告诉母亲。
  
  吃过晚饭,我一个人到了离家不远的区法院。那天夜里特别的冷,面对县法院来的一男一女两位陌生的大人,我的双腿从头到尾都在颤抖。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下,我把我对母亲说过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然后在他们的笔录上按了手印。按手印这个环节我以前只在电影里才见过,感觉它没有什么异样,可是这一次,当我把沾满红印油的食指按在笔录上时,我感到了法律的严肃和手印的沉重。
  
  不久,法院给母亲寄来了民事调解书。
  
  调解书的案由为“抚养”,里面有一段这样的文字:女孩某某(我的学名,略)在原、被告人离婚后随奶奶生活的二年多时间中,原告人对其女生活上关心不够,教育方法不当,致使其女于今年五月一日因挨原告人打后走出,到某某(母亲的工作地,略)邮电局随母生活至今。经做工作,拒不愿再随其父某某(父亲的真名,略)生活。经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如下:1、某某(我的学名,略)随母生活,由其母抚养成人。2、……
  
  调解书的落款日期是1982年12月7日,也就是说,从这天起,不愿与父亲来往的我将与父亲在法律上完完全全地断绝父女关系。
  
  我开始恨父亲,他不应该把抚养我和弟弟成人的责任全部推给母亲,就算我不热爱劳动,就算我没礼貌顶了嘴,可我毕竟是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啊。
  
  至今,我还保存着早已发黄的调解书,只为它见证了我年少时的辛酸和母亲中年时的艰难。
  
  30
  83年元旦,母亲与省内另一个城市的继父结婚了。此时,母亲的工作调动问题也正在迅速办理之中。
  
  对于母亲的再婚,我没有欣喜,也没有忧伤,我只是对我即将离开这个居住不到一年(82年“五一”至83年春节前)的邮电局有着深深的失落。
  
  邮电局的后院里有几棵桃树,遗憾的是我一错再错地错过了它的花期,因为我要么在奶奶那边读书,要么即将随母亲离开。再来说说树上的桃子吧,大概在五一过后,桃子就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青青的,硬硬的,还裹着一层毛茸茸的外衣,很是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不仅院内的孩子会飞快地你摘一个我摘一个,就连围墙外的小孩子也抵挡不住诱惑而爬进墙来偷摘,所以等到桃子真正成熟的季节,树上已经没了桃子,只剩下一树的青叶在夏风中轻轻地摆动。
  
  邮电局的后院里还有一大块菜地,对职工没有面积限制,谁想种菜种就是了,能干的母亲种了空心菜、南瓜、苦瓜、冬瓜等。空心菜是我那时最喜欢吃的蔬菜,一直到现在还百吃不厌呢。在母亲种的蔬菜里,最容易成活的当属空心菜了,采摘时不要把它连根拔起,只要摘下细嫩的部分就可以了,然后浇浇水,对着根部稍微灌溉一点小便,要不了两天,又会有新的茎叶长出来,如此反复,直到深秋。
  
  上面提到母亲的能干,我不得不顺便夸夸自己,我从小就很会体贴母亲,再次回到母亲身边时,我比以前更加懂事了,我总是任劳任怨地为母亲分担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洗碗啊,扫地啊,擦桌椅窗户啊,从井里打水啊,洗衣服、床单、被里啊。最难做的算是洗东西了,幸好那时的布料基本上是棉布、的确良、的确卡,我一般都是用刷子刷,洗床单和被里这样的“庞然大物”时,我就把它们对折两次弄成1/4的小面积,然后分区域刷。每次洗完之后,母亲对我洗过的东西相当满意,母亲的同事们也对我赞不绝口,我那时的心情比吃了蜜还要甜。
  
  
  

完成时间:2006.02.28 17:54:5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