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在今天报纸上见到一个俗套的事件:武汉一位李女士希望通过报纸告诉原来在她家做过家教的女大学生刘畅,希望她再次回来给女儿做家教,就算看在女儿的份上。
刘畅是华中师范学院在校学生,来自贫困的农村,去年夏天被李女士聘请给她女儿佳佳补习英语。刘畅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也非常用心和努力教习小姑娘的英语,两人关系相处很融洽。孩子的英语进步突飞猛进。
一个休息天李女士出外游玩,晚上回家时,放在梳妆台上的戒指始终找不着,家里没来别人,只有刘畅和女儿在家。她怀疑是刘畅拿了,这话被女孩听见后,她哭着对李女士说了一句:我没拿你戒指。然后就收拾书本出门。
两天后,李女士在梳妆台的后面地上找到了戒指。她非常后悔,多次打电话给刘畅和她所在的学校,希望她能回来继续教习她女儿,希望能当面和刘畅说声对不起!刘畅都婉言拒绝,一直到她手机“欠费停机”,李女士再也联系不上刘畅,就有通过报纸的报道了。
这样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了,发生这类不愉快,谁的心里都不舒服。我只想说一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哪怕来自贫困的农村孩子,哪怕为生计所迫艰难谋生。任何事情发生以后,我们是否可以先好好调查一番,是否可以用一种平等的口吻相互探询一下,是否可以不用一种主观的臆断去猜测别人而让不愉快的事情再次发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