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而行之》之六
51、兀鹫
兀鹫因为好食腐肉和尸体,被人视为不祥和看着是能预期死亡的动物,可是在天葬的西藏,兀鹫是来自天堂的使者,是神灵和上帝。
52、驴与蝙蝠
驴子受了重伤,飞来一群讨厌的蝙蝠,原本要与蝙蝠决一死战的驴子,没想到蝙蝠却给自己带来了痛快。原来,一只只蝙蝠在驴子的伤口轻轻地地舔噬,使得驴子感觉很舒服,在渐渐的舒服中,驴子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有人说:驴子因丢失了警惕性而死;有人说:驴子在临死前一直享受着“驴生”的痛快和舒服,它是在安详中离开这个世界的,有什么不好呢?
53、病夫治国
许多具有权力的病人在临死时也没能交出权力来,这为他博来了不少的美誉,鞠躬尽瘁就是一种。其实,哪里有什么“鞠躬尽瘁”?实在是害怕权力失去后显贵的失落和虚荣的寂寞,是害怕死亡恐惧袭来难以抵挡的感觉。
54、善恶置于何地
清张廷玉言:凡人得一爱重之物,必思之善地,以保护之。至于心,乃吾身之至宝也。一念善是即置之安处矣,一念恶是即置之危地矣。奈何以吾身之至宝。使之舍安而就危乎,亦弗思之甚矣。
55、
澄怀堂转引虚直斋语:“我心有不快,而以戾气加人可乎?我事有未暇,而以缓人之急可乎?”是为为人之标准。
56、朋友之好坏
澄怀堂语:“凡事当极不好处,宜向好处想;当极好处,宜向不好处想。”朋友相处亦如是。
57、标准
古人以盛满为戒,今人则有:水桶以最短为限。
58、问佛
古有一老僧道力甚坚,精勤不怠,佛祖使神人察之曰:其勤如初,则可度世;苟不如前,则诈伪欺世之人,可击杀之。
神伺之久不得间。一日,僧如厕,就河水欲漱手。神曰:余得间矣,将下击。或闻僧念曰:此水人所饮食也,奈何以手污之?因以口就水吸而涤手。神于是出拜曰,子之心坚矣。天以伺子矣,向使不转念,则神鞭一击,不且前功尽弃耶?
古僧净手如此,今人却屡有将害人之污水排于江河,人死、鱼亡,甚者,以水救城。此佛头著粪之举,神何以不以杖击之?
59、将自己丢了
快要临终的苏格拉底,让助手去寻找天下自己最为优秀的继承者,然助手每寻而不得。苏格拉对助手叹曰:最优秀就是你啊!而你却将自己寻丢了。
60、死亡是天堂
死亡就是进入天堂,这句话可能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语言。因为离开人世的人,若不认定那里就是天堂,何以没见过有再回到人世间来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