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这些天都被一篇日记和一封信感动着

写作者:夕阳老人     日记本: 夕阳无限好

日期:2006年01月2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02

   这些天我都被一篇日记和一封信感动着。没有想到“紫马莲”与“小夕阳”,以真挚、热情的心态,用朴实、感人的笔调,在文中述说着我们的友情,描绘着我们的友谊。我想在网络上,这也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为了让来我家浏览的林友都能看到,所以我把这一篇日记与信,原封不动的写在日记里,让林友与我共享林中友谊带来的激动与快乐!同时也表达我对她们两人的感激之情。
  
  ——紫马莲2006年01月08日的日记: 
   最近,在林里遇到了一位老人,他是一位老军人,曾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跟老一辈革命者们一起,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扛过枪、流过血汗。他的年龄和经历都让我肃然起敬,在这里,我再一次地想对他说一声: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他虽然已不再年轻,可是他有一颗永远蓬礴向上的心,他以惊人的好学和毅力,不断地自学了许多他那年龄老人都不再涉足的电脑和各种电脑上的知识,他在林里各处版块上游纫有余地贴图、写作、交友。他的熟练和优秀让我汗颜、自愧不如。
    现在,他已成了催我不懈努力的一位良师益友。每当进了林子,我都会想去看望他,想从他那里感受、学习,学习他不断进取、勤奋向上的精神,学习他永远充满朝气的乐观豁达和交友的真诚。  
     夕阳老人,我愿做你胡阳林里永远的朋友!
  
  ——小夕阳2006年01月12日给我的一封信:
  夕阳老哥:你好!
     我非常高兴通过紫马莲大姐认识你这位慈祥的长辈。尽管你我都可以称得上是别人的长辈了。说实话,过不了几年我可能也是要当奶奶的人了。网络这个新生的事物对于我来说真是很陌生的,我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学会上网,我儿子看我一个人在家,教了我一点,我像是找到了一种打发时间的去处,仅此而已。我不怕你笑话,我是一个产业工人,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文学的天堂,我没有门票。
     你的水平就像你的资历这么丰满,我从你的文章里可以体会到。你我之间能跨越时空来交流,一是感谢科技,二是感谢大姐。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有一种寂寞感,我想这是因为小孩子大了,朋友都各忙各的了,公众性的娱乐容易让人犯厌,通过文学的沟通可以升华自己的个人情操,你说对吗?这也是我一进林子就喜欢上林子的原因吧!
     我1973年初中毕业,总共上了七年学吧,上学的第二年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可以说是上过学的但还是文盲的一代人,1975年进入我们这里的丝厂,我当时也是一名操作方面的能手,但我的工种很苦,手整天泡在滚水里,而且是整天站着的,你看过当年放的电影:“啊野麦岭”吗?我就是那种缫丝女工,把蚕茧缫成丝的工人,很苦很累的,还好当时年轻,要是现在可吃不消啦!就是这样的工作,还是很让人羡慕的,毕竟是国营单位,总比上山下乡去的人幸运得多 .
    我们有缘相逢、更有缘取了同一个“夕阳”的名字,已经很难得了,真实的姓名,我就暂且不说好吗?其实名字只是个代号,你说是吗?25年前我失去了父亲,我的心头留下了太多的遗憾,遗憾没有好好报答他,遗憾再也没有一个像父亲一样的长辈来疼爱我,和我说说话。在这茫茫的网海里,我们三人能相逢就是有缘,我会好好珍惜这相知相惜的缘份,这没有血缘胜似血缘的亲情更会让我难以忘怀的!
  
   yfm (小夕阳) 2006.01.12 14:42:31
  
  注:不要以为“小夕阳”喊我“老哥”她也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其实她是一位中年女士,她所以这样称呼我,只是想让我心理上觉得年轻,生活得更有朝气,而且象是同辈的朋友,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呀!
  
  

完成时间:2006.01.22 15:25:5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