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浏览搜狐网站,很吃惊的看见专题:汉芯一号被指造假 上海交大汉芯公司声明
---一神秘举报人在网上指责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高端DSP芯片——“汉芯一号”发明人陈进弄虚作假,骗取国家上亿元无偿拨款
---上海交大汉芯公司发表声明 造假之说纯属捏造
---我国自主芯片汉芯一号被指造假 公安机关已调查
无论当事双方出于啥目的,暴料这个上过《新闻联播》、标志着我国微电子技术水平的重大科研项目,不知该说刺激还是悲哀!
汉芯系列微处理芯片研制成功,是我国近年来,相关领域最前缘科技、制造能力的大检阅,这种评价并不过分!
一个号称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从基础研究到实物是有个漫长过程的,如果说从理念构成到基础设计特色有知识产权问题,不宜公开,那么实物制造(哪怕是实验室研制样品),都需要动用大量的系统配套专用设备,例如我们微-纳米级硅片蚀刻关键设备有没有?光蚀刻精度等技术指标能否达标?在那里进行的?目前那些行业已投入使用?这绝不像造假一般科研项目,小群体“勾兑”就能进行的!这个问题绕不过去,搞清这些问题,就不难从侧面证实,也不难在形式上对事件作出解释!
三年前轰动全国、长中国人志气的重大科研项目,居然发生这样的事,无论谁在说谎,都是极大的丑闻!它远远超出个人利益范围。有关方面还是应该尽快拿出说法。
一般而言,我还是相信成果真实性的。在研究或工业化中,遇见一些瓶颈问题也肯定存在。细想,就凭敢说有自主知识产权提法本身,仅设计就意味着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它得绕开繁复的从架构到微电路设计诸多已有知识产权项目(这些大多还在国外)。作假的确难以想像!
但如果这个项目是假冒成果,那简直是胆大妄为到极点,这已不是主研者小范围个人问题,而是在系统进行集团犯罪。说明我国科研体系存在深层面的问题,不夸张的说,不仅上海交大百年声誉扫地,还是一枚足以炸毁现行中国科研管理体系的重磅定时炸弹!
作为一个科技人员,我还是宁可相信这个项目不会是假冒的。否则,腐败这个毒素的毒害,已不是头痛医头的程度了!!!!!!!
事件连接:http://it.sohu.com/s2006/hanxin-dsp/ 汉芯一号被指造假 上海交大汉芯公司声明
2006年01月22日16:01 [补记] 一直关注这个事件的进展,查相关资料,反而生出疑虑:
1.这个项目居然是有样品,然后报有关成果和得到“光环”的。这的确难以相信,一个在国外需要超大型团队合作才能解决的系统工程,就几个人解决了?咱们中国人真是天才?
2.目前最应该介入调查的是国家相关科技管理部门不见动静,这公安局倒积极进入了,严格说,不过一个人举报“作假”而已,这也是公民的权利啊,太奇怪了!
3.今天查了一下上海证券公开信息,所谓有神秘民营企业在支持研究和产业化,居然其实就是上市公司上海科技的实际控股人,挪用了上市公司数亿资金,以前丑闻不断的公司。
但愿不是一个讲故事“圈钱”的神话啊,在公信力极低的企业目的中,如果竟然敢于压上国家信誉,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
真不明白咱们国家高端专家系统在干吗?!真的官僚化了吗?唉,看看两院的首长化取向,发生丑闻也难说啊!如此,咱们有南韩解决那个“基因”之父事件的魄力吗?拭目以待吧!
2006年01月22日16:01 [补记] 录上交所公开信息:
1. 上海科技将于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起调出上证180指数样本。
2. 应当是对前不久上海科技披露南京斯威特集团关联企业占用公司3.82亿资金所作的反应,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稽查局一份编号为“沪2005证监立通字006号”的公文,使上海科技的2005年以“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被立案调查”而告一段落。
上海科技今天的公告全文如下:“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稽查局通知(沪2005证监立通字006号),我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被立案调查,本公司将予以积极配合。”但在这短短60来字的背后,却被认为纠葛着诸多危机。
根据上海科技前不久披露的自查情况,南京斯威特集团关联企业共占用公司3.82亿资金。而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资料,斯威特集团关联企业占用的3.82亿资金中有2.16亿元发生于2005年4月,其中,南京口岸以采购款名义占用1.5亿元,江苏金捷以暂借款名义占用5600万元,而此时正是有关各方全面处置熊猫移动危机的关键时刻。知情人士分析,斯威特集团关联企业占用的资金很可能都用于弥补易美通信的窟窿了。
这里提到的熊猫移动危机和易美通信窟窿,则是引发上海科技控股股东斯威特集团资金链断裂的导火索。(记者 李小兵)
3.本报记者 李丰林 南京报道
斯威特资金困局爆发后,严晓群启动瘦身、市场化重组等措施寻求转机。种种迹象表明,其战略重组正逐步推进。
在中烟投资现身后,市场传言又将中信集团推向斯威特市场化重组的台前。但斯威特方面对此传言不予置评。接近斯威特的人士称,斯威特与国内外多家合作伙伴的谈判目前都在进行中。
有关市场化重组的进程,包括严晓群在内的斯威特高层人士均出语谨慎。但在通过市场化重组等措施调整扩张思路方面,严晓群相对明确,称一旦条件成熟,斯威特会尽快退出除白色家电、集成电路设计、具备相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等以外的其他产业,特别是坚决从类似南京口岸这种以代理为主的贸易型企业、与主业无关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及其他第三产业中彻底退出。瘦身调整战略所变现和收回的现金,除还债外,其余将投入到白色家电、集成电路设计等产业。
严晓群说,斯威特的资产远远大于负债,资金紧张是因为处置资产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合适的受让者,但斯威特一定能渡过难关。与严晓群的表态相应的是,本月上旬,上海科技分别与浦发银行南京分行、交通银行无锡分行签署保证合同,为控股子公司南京宽频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意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最高额为950万元和5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承担连带责任担保。有市场人士分析,银行恢复对斯威特系的授信,尽管额度还不大,但或许印证斯威特的市场化重组已有些眉目。
4. 关联企业以现金2.17亿元清偿大部分占资,另以资抵债1.65亿元
□本报记者 刘骏
上海科技(600608)3.82亿元资金被占问题出现转机,公司有望收回全部被南京斯威特集团及关联方占用资金。公司与大股东斯威特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现已经达成归还占用资金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斯威特集团的关联公司将以现金及资产归还3.82亿元占用上海科技的资金;斯威特集团对此承担担保承诺。
还款分两部分
按上海科技今日披露,该公司与关联企业签订《资产债务重组协议》。其中,关联企业以现金2.17亿元清偿大部分占用资金,股东大会批准《资产债务重组协议》10日内,关联企业以现金方式归还占用本公司资金2.17亿元。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企业以经评估后的资产价值为基础作价1.65亿元抵偿欠款1.65亿元。
斯威特集团对上述关联企业2.17亿现金归还占用上海科技资金提供担保承诺,如关联企业未能按时偿还上述债务,集团公司将代为偿还。对于关联企业以资抵债的资产为斯威特集团下属企业提供的2.69亿元担保,斯威特集团向有关公司和上海宽频科技股份公司提供担保承诺,如出现担保风险,由集团公司承担所有损失。同时,斯威特集团也正积极动用集团资源,寻求战略投资者对关联企业进行注资等整合,以切实保证关联企业解决占用资金问题。
自救早已展开
自从上海科技占款问题爆发以来,斯威特集团和上海科技都已经连续进行“瘦身”,出售资产以自救。
此前,斯威特集团为了缓解绷紧的资金链已与中烟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决定将其及关联公司持有的中国纺机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中烟投资公司。而上海科技也与11月24日公告,出让该公司所持有的上海博大电子有限公司20%的股权给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该公司9月30日的净资产值乘以20%的比例。随后,上海科技在12月12日公告,批准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汉丰房地产有限公司出售其在上海的3600多平米的商用办公房产,房产出售预计将会有7900万元左右的收入。
占款或因易美问题而起
此前,在11月2日,上海科技披露自查出有关占款问题。根据自查,斯威特集团关联企业共占用该公司3.82亿资金。随后,中国证监会对上海科技立案调查。
据分析人士认为,占款发生时间正是有关方面处置熊猫移动危机的关键时刻,而斯威特集团、上海科技、易美通信、熊猫移动关系密切。
上海科技昨日收盘价3.33元,跌1.19%。
5. 斯威特清欠方案出炉
上海科技3.82亿被占资金有了着落———
《斯威特还款计划已上报》一文,报道了斯威特掌门严晓群表示对于公众关注的占用上海科技的资金一定能够还上,其还款方式将采用现金+资产的形式进行。昨天,上海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斯威特关联企业达成归还占用资金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上海科技(600608)被大股东斯威特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占用的3.82亿元资金,如今终于有了着落。
上海科技昨天发布公告,公司已与斯威特关联企业达成归还占用资金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关联企业将以“现金+资产”方式归还所占用资金,斯威特集团还将为还款方案提供附加担保。
公告表示,12月20日公司董事会一致同意就归还占用公司资金与关联企业签订《资产债务重组协议》,在公司股东大会批准《资产债务重组协议》10日内,关联企业以现金方式归还占用公司资金2.17亿元。
另外,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企业,以经评估后的资产价值为基础作价抵偿欠款1.65亿元。
上述以资抵债方案尚需中国证监会批准,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斯威特集团承诺,如关联企业未能按时偿还上述2.17亿现金债务,公司将代为偿还;关联企业以资抵债的资产为斯威特集团下属企业提供的2.69亿元担保如出现风险,由集团公司承担所有损失。
斯威特集团同时表示,目前正积极动用集团资源,寻求战略投资者对关联企业进行注资等整合,以切实保证关联企业解决占用资金问题。(记者 齐雁冰)
6.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刚刚与南京斯威特集团就3.82亿被占资金签署资产债务重组协议的上海科技再曝猛料,经自查,发现下属子公司南京宽频科技有限公司被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2.02亿元。
上海科技今日披露,针对资金被关联企业大量占用的情况,2005年10月26日,公司董事会批准了新的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强调和明确了资金审批的权限和程序,并要求加强对各子公司的全面自查和自纠。为此,公司财务部向各子公司发出了开展自查的通知。经过近两个月的自查,发现截至2005年12月22日,下属子公司南京宽频科技有限公司尚有应收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2.02亿元的非经营性欠款。
11月2日,上海科技曾公告,截至200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南京斯威特集团所属关联企业南京有有足球队、江苏金捷国际货运运输代理有限公司、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合计占用公司及公司下属企业资金3.82亿元。
资金占用事件曝光后,斯威特集团实际控制人严晓群试图通过市场化重组、寻求战略投资者对关联企业进行注资自救。
12月20日,上海科技就归还被占资金与斯威特集团等关联企业签订《资产债务重组协议》:关联企业以现金2.17亿元清偿大部分占用资金;同时,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企业以经评估后的资产作价1.65亿元抵偿欠款1.65亿元。
对操作的具体方式,上海科技今日进行了补充公告,即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将拥有的南京康成房地产开发实业有限公司90%的股权和江苏金捷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拥有的南京康成10%的股权让渡给上海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博大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2005年9月12日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7月30日,南京康成经评估的资产总计为4.3亿元,负债总计为2.63亿元,净资产为1.67亿元,其中负债的主要部分为对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欠款。
对经上海科技自查发现的新增2.02亿被占资金,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同意,在上海科技实施完成对南京康成股权收购后10日内,将南京康成应偿还其的2.02亿元债权直接划转给南京宽频科技有限公司,由此,2.02亿元的关联往来余额被冲抵。12月22日,南京宽频科技有限公司与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及南京康成签订《三方转账协议》。
上海科技独立董事认为,上述转账有利于公司资金的及时回笼,保护了上市公司的利益。(记者 何军)
7.(早期消息) 上海科技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公告
公司于2004年11月6日召开五届十四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调整"信息安全芯片设计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方式、投资金额和2003年度增资配股剩余资金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的议案:将调整《信息安全芯片设计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方式和投资金额,即原在上海由公司投资实施调整为通过增资江苏意源科技有限公司4000万元,由其继续实施。同时,公司拟将其余剩余募股资金8235万元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本次拟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共涉及金额12235万元,占筹资净额的42.6%。
董事会决定于2004年12月15日下午召开2004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以上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