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最初混沌状态。大慨只有用能量的某种表述形式比较稳妥,电荷的概念本身可能在那一刻之前并不成立 ;
 对虚物质的理解,其一是现代实验物理学范围内观察宇宙办法的理解(能量状态),其二,恐怕得从霍金多重宇宙观去认识(多层次宇宙能量状态,包括-1开方=i“能量”形式),这点,如果简单去表述,可以以虚、实物质构成形式上理解的坐标,我们是处于两条实轴中(姑且叫第一象限)的某一点,换言之,宇宙由无穷多个形式构成,包括虚-虚、虚-实状态宇宙 ;
 
 万有引力平衡的右旋场:用非彼即此的随机事件解释,是可能待商榷的问题?我记得霍金以能量分析手段谈到过这种能力"支撑"骨架问题?
 
 呵呵,在咱们林子看见这样文章的确意外,收藏了,谢谢你的阐述 。
 
 嗯,我又读了一遍,想到对非齐次马尔可夫过程在多维状态下的“图象”,我再想想……
 
 作者: 千秋浪客  人天宇宙学初探(二):宇宙由何而来
 原文http://www.my510.com/forum/adecoler.phparticleid=591348&userid=12740
 
 
 2006年01月19日14:01     [补记]    呵呵想起俺很早写的一首小诗:(录这儿)
 
 死亡---新生---死亡---再生...
 
 也许 自放出耀眼光芒的一瞬,
 宿命地注定,
 向着死亡奔走;
 也许 均匀的弥散开始,
 弯曲就不可逆转.
 
 思绪在物质误区中探寻,
 精神之元在另一个宇宙分解,
 神奇的宇宙,
 在思想螺旋中攀援,
 我迈不出二元空间的晦秘,
 更看不到色空组合分解,
 (不是身边倦曲的多度空间)
 我看一无所有,
 看一无所知的地方,
 先哲们啊
 超越了不凡的想象,
 在无边无际中释放猜想.
 第三只眼
 我却看不见 看不见
 .......
 
 在这个世界,
 看透那个世界的迷茫,
 即使用一生的时间,
 我也无法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