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站在别人的立场上

写作者:吉水     日记本: 当下的快乐与忧伤

日期:2004年01月14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50

   昨晚和孩子闹了一点不愉快,结果是两人都很伤心。第一次,突然有了深深的失落和委屈。
   后来我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对他讲了,不是我阻止他去他父亲那里,我只是交待了一些应该注意的事情,我觉得那是我应尽的责任,然而却让他烦了。
   想起来也真是个事儿。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也一天天有自己的思想,也有着一种向往自由和不加约束的生活。而我,既然带着他,经常和他呆在一起,就免不了对他的行为有所控制,有不对的地方,我一定会严厉批评的。再者,对于他的教育,我也做不到如他父亲那般的置之不理。身为他的母亲,我有这个义务,校正他在各个时期成长中的不良言行,而哪一个孩子,又能认为这是对自己有利的呢?
   所以,他逃也似地想离开我,几乎是迫不及待了。
   而我,真的为这样的现实备感委屈。难道这就是我辛辛苦苦努力的结果吗?
   丢弃了好多好多不该丢弃的东西,收获了不少不该得到的辛酸。
   单亲的家庭啊!
   真的好无力,有些时候真的感觉到支撑不下去了。
   不想让孩子受太多的伤害,更怕影响到他的性格,他的人生。所以,总是以尽量平和的态度对待这样的关系,可是总是防不胜防啊。
   虽则一直想让他快乐,但也不敢太过的放纵,碰碰撞撞的事总免不了产生。我也希望只给他留下些美好的记忆,我也希望他认为自己的母亲是慈善而温和的。可是,对于错误不加校正,对于过失不加批评,我不知道他会成长为什么样子。孩子不是个实验品,也不是个完美无缺的天才,不加以引导不用心教育,顺其自然放任自流,他会长成让我们放心的样子吗?我不敢想。
  
   中午幸亏和媛媛的妈妈进行了交流。
   她说了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对于孩子,要学会放手。对于自己,要学会保护,不再受伤害。
   孩子是两个人的,每个人都得担这份责任。不管双方的情况发生如何的变化,这个事实是不能更改的。父母的做法不能太偏激,要尽量不要让孩子感觉到很受伤。很庆幸,自己一直很开明地对待这个问题。虽然有不少的人说过不再让他看孩子,但我一直充分地尊重他们,随时都可以接孩子,只是强调他必须对孩子负点教育的责任,尽管这个小小的要求从来未被认真对待过。
   其实心里很明白,自己只是在尽自己做母亲的责任,从不想会有什么样的回报,我今天的付出,只是不想让明天后悔,只是不想对孩子有太多的遗憾,仅此而已。
   媛的母亲说的好,多想想别人,不要求太多,平和一点,就会多一点快乐!
   言之有理!
   一直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时候,才会更快地说服自己走出一些自私的误区。
   大多的时候做得很好,可是有些时候却又钻了那个牛角,尤其是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为什么就不能再豁达一些呢?
   学会适时的放手,真的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对任何事情都是适用的。
   是的,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他需要放松,他需要绝对的自由。而那个空间更有利于他实现这一要求,他的迫不及待是能理解的,如果是我,我一样会表现出这样的兴奋。
   站在孩子父亲的立场上,他好长时间接孩子一次,不可能会很悉心地询问他的学习,关注他的弱点,指出他的缺点,纠正他的错误。他也许会由着孩子的性子,随他疯,随他闹,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充分实现他情感的补偿。如果是我,我也会充分满足孩子的要求,毕竟,两三个星期才能见一面的,我能理解。
   释然吧,他们都有自己的道理啊。
   而,究竟有没有一个人,肯站在我的立场上想上一想啊?
  
  

完成时间:2004.01.14 14:32:1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