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梃,实际就是三花棒子,大慨是旧时衙门专门用来打人屁股的工具。也可能三花棒是句四川话,记得小时和儿伴玩“官军捉贼”游戏时,轮到谁做判官,谁就可以端端架子坐下,横眉大吼一声: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推出去,重责二十大板!于是充作打手的孩童便把“犯人”伙伴叉出去,压在地上,拿起棍棒,对“犯人”小屁股劈劈啪啪一顿招呼。棍棒就是用红墨水、黑墨汁染成的,加上“刑具”本色,正好三花。至于真正官老爷们坐公堂审案打屁股的水火棒,是不是这个颜色,就待考了。
近来在家课童督学有暇,将自己散于各论坛的杂言疯语(大多是跟贴)进行了一些整理,竟然也洋洋数千言了,不由俺喜上眉梢:窝头也是干粮,成绩斐然啊!虽说言语大多属于对时事过激之辞,文字有些不伦不类,但这种看得破、忍不过的念想一旦变成文字,就有点像“三花棒”的功效了,痛痛快快地打了别人的屁股,自己也免不了落个后来被人打的下场;这也许应该归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范畴,想想,的却有些自找不痛快!好在,社会总是需要一些“杂音”做醒酒汤的。
思谋了一下,就用“三花梃”做这个集子名字蛮好,既有打别人板子的快感,也算自嘲自讽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