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杂文概念的界定及其归属

写作者:由由     日记本: 由由的心情

日期:2005年12月1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45

   杂文就是进行社会批判、文明批判、政治批判的思想政论性文章,批判精神是杂文的灵魂,政治是杂文的归宿,其形式、风格、语体、文体等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一般篇幅短小精悍(不排除有较长篇幅出现),以分析、思辨、论理及一切能说明问题的方法手段去揭露事实、揭示问题的实质和阐明作者的思想观点或政治主张。舆论监督和思想引导是其重要的功能和历史使命。杂文应该独立门户,自成一类。这对杂文完成新世纪历史使命具有深远意义。
  
  杂文的概念及其归属众说纷纭,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属于文学中的散文类。这类分法占绝大多数。如
  
   (1)《文学概论自学辅导》(第135页)[1]把文学作品分为小说、诗、散文、戏剧四类,则明确把杂文归到散文。摘录如下:
  
   “杂文:文艺性的论文,属于散文的一种,以抒情与政论相结合,不拘一格,迅速反映生活事变和人们思想感情为特点,熔逻辑力量与战斗激情于一体,把精辟论述寓于形象之中。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尖锐的战斗性和充分的艺术说服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历代许多具有进步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古文,多是著名的杂文作品。在现代,由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的提倡和实践,杂文成为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极为犀利的投枪和匕首,也是批评人民内部不良倾向的武器。杂文主要用于讽刺和暴露,亦可用来赞颂新思想、新品格、新风貌。”
  
   (2)《20世纪中国杂文史》[2](第5页):
  
   “杂文是以议论和批评为主的杂体文学散文;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主要内容,一般以假恶丑的揭露和批判来肯定和赞美真善美;杂文格式笔法丰富多样,短小灵活,艺术上要求议论和批评的理趣性、抒情性和形象性,有较鲜明的讽刺和幽默的喜剧色彩。”
  
   (3)《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3]:
  
   “杂文,散文的一种,是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抒情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样式较多,如随笔、杂感、杂谈、笔记等。”
  
   (4)《辞海》[4]:
  
   “杂文,散文的一种,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以短小活泼、犀利为其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中国自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多有这类文章。“五四”以后,经鲁迅等人努力,成为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或表现作者思想观点的文艺性论文,它以思想性、论战性见长;艺术上言辞机警、行文情感饱满,常借助形象比喻来议论人或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5)《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5]:
  
   “杂文,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
  
   2、属于文学类,但不属于散文。如:
  
   (1)《中国杂文史》[6](第8页):
  
   “杂文,是和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一起登入文学大雅之堂的一种文学样式。可以说是一种边缘文学。”
  
   (2)刘锡庆《艺术散文:当代散文走向的审美规范》[7]:
  
   “报告文学、史传文学和杂文、随笔,应从散文‘母体’中分离出去,‘自立门户’予以独立。新的‘文学分类’可采用十分法: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报告文学;史传文学;杂文、随笔;艺术散文;民族、民间文学;儿童文学。”
  
   (3)著名杂文编辑兼评论家刘成信的《杂文是什么》[8]:“简言之,(杂文)具有艺术性的短篇批判、讽剌文学作品,但又不是小说、散文。”
  
   3、属于“交叉型”文学体裁。
  
   (1)《文学概论》[9]把杂文和报告文学都归于“交叉”型文学,亦称“边缘”型文学体裁,即具有文学属性,又具有非文学属性。(见P86、P87)
  “杂文是一种既有政论的性质,又有文学的特点的‘交叉’型文学样式。”
  
   4、属于“文艺性议论文”
  
   (1)《现代汉语规范词典》[10]对“杂文”定义如下:
  
   “杂文,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抒情的文艺性议论文,特点是能迅速反映社会问题,生动活泼、富于战斗性。”
  
   ……
  
2005年12月18日04:12 杂文并不隶属于文学 [补记]
    杂文的本质是批判性的思想政治文章,而不是文学艺术作品,也不是什么文艺性论文。这就是文学体裁同杂文的本质区别。
  
  文学的本质特征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以语言为手段去塑造形象,再现或表现客观现实,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文学运用虚构和想象活动把经过选择的生活经验体现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之中,以表达人或自己生存方式的某种发现和体验,因此它是一种艺术创造。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思想感情,是借助读者对艺术形象的审美过程所产生的情感感受(如:爱、恨、愁、哀等)来实现的。
  
  之所以把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归类于文学体裁,称为文学的四大样式,就是因为这四大样式都是以语言为手段,去塑造艺术形象来再现、表现客观现实,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因而具备了文学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或客观现实),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文学也是以语言为手段,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所以,人们才将文学归类于艺术而称之为“语言艺术”。
  
  杂文的本质特征
  
   杂文主要是通过“说理”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的,亦即通过“说理”达到社会批判、文明批判、政治批判的目的。作者就某一(类)事物、或思想观点意识形态、或某人物言行、或某类客观存在(如社会制度、政治秩序等)进行剖析,阐明自己的爱、憎、赞同、反对、评价等观点看法,并解释这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后果。“说理”是杂文的目标和过程。
  
  (1)杂文的常用说理方法
  
   ① 演绎法:即用作者的思想观点(当然必要时还要解释观点的来源、理由等)去评判、分析事件、某人物的言行、思想意识形态、及存在的各种体制秩序等,从而得出某一独特的观点与看法。
  
   ② 层推法:由所发生、所存在的事件生发开来,提出疑问,首先作了较浅的、表面的、大多数人认为的答案,随后又对这个答案产生疑问或质疑,于是再作进一步深入的剖析,这样引导读者深入到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如层层剥笋壳一样,最后把核心昭示读者。
  
  ③ 归纳法:通过对某一类多个事件或同一事件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共同的原因或结果,得出一个新的观点
  
   ④ 对比法:望文生意,也即是通过两者(或多者)的比较,发现它们的差异,然后对这种差异及成因进行分析评议。有以外国同本国的比较;新的材料学说与旧的材料学说比较;相似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的比较等等。
  
  http://www.xslx.com/htm/kjwh/yywx/2005-04-28-18675.htm

完成时间:2005.12.18 04:53:4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