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深感钱先生深切的爱国感,在谈及了解自己国家历史的必要性时,他说:“人之父母,不必为世界最崇高之人物;人之所爱,不必为世界最美之典型,而无害其为父母,为所爱者。唯知之深,故爱之切。若一民族对以往历史无所了知,此民族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
以往看了一些西方史学界流行的“通史”,从通史观来写,很多西方史学家往往对中国的历史较轻带过,久而久之,常常会淡化本国几千年的历史。西方传承下来的立国形态和中国的立国形态本质不同,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和我们自己看的自然不同。先生说得对,首先了解自己才对,不能马虎皮毛就罢。。
以往对中国的史学大师了解不多,我喜欢看例如斯氏的《全球通史》之类,也许是带着新奇感的。朋友介绍了钱先生的东西才有机会细看,发现还是俺们自己的东西好,翻译过来的语言远没有原汁原味的汉语精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