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是直辖市,在我的想象中应该是很繁华、很气派的。近日去天津办事,有幸领略直辖市的风采。
走出天津站,满耳就充盈着“天津快板”所特有的天津话,感觉很新奇,还偷偷的摹仿,以至于后来说话时不时就流露出天津味。
车站广场中伫立着一座由12星座组成的大钟,很新颖,每次经过我和女儿都要辨认上面的星座,不知道是不是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天津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很繁华,建筑物很古老。临回来利用等车的空闲时间,我和女儿去看了那些古老的建筑,大多是一、二十年代由法国人设计建造,被天津市文物局挂了小牌牌的,象 “起士林”、原“工部局”、还有“俱乐部”等等,尤其是“俱乐部”(具体叫什么我忘记了,因为是当时法国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只好用俱乐部代替。)外部是一只船的造型很独特。是不是代表了当时法国的建筑风格我不得而知。
天津路窄车多人多,并且道路都是弯弯曲曲的。街道都是用省市的名字命名的,像“鞍山道”、“赤峰道”、“河北路”、“香港路”等等。但我没有找到以“沈阳”命名的,不知道有没有。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都是电子的,会提示你剩余的时间,人行道的红绿灯特别大,很是醒目(视觉上比沈阳的要好)。
到了天津,不能不说说天津人。天津人给我的印象很热情,问路说事时,会很详细的告诉你。女儿喜欢吃,来之前就打听好了天津有个食品街,汇集了天津的特色小吃。因此,在安顿好后,我们就准备去食品街大快朵颐。一位大妈热情的告诉我们,坐632路车在南市站下,结果下了车,一路打听来到食品街,才发现原来多坐了一站路,大妈的热情让我们多走了许多冤枉路,不过我们还是很感谢她的。
在食品街我们品尝了天津的猫耳朵炸糕(女儿说:怎么有股臭豆腐味?)还买了十八街的麻花,崩豆张的崩豆,驴打滚等,最后来到狗不理包子铺(据说是正宗的),大厅上还摆着仿制的龙椅,我们点了一份精致套,所谓精致就是单个包子单独小竹屉,6种口味、6个比牛眼睛大不了多少的小包子,要价50元,女儿的评语是: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服务员不是很热情,来无迎声,走无送语(这是几天来我在天津到饭店吃饭的总体感觉)。我说:怎么感觉少了点什么。一位天津的老者随后走出门,用地道的天津话说:感觉少点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