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炮轰李书福!

写作者:爱在天上人间     日记本: 红杏枝头春意闹

日期:2005年12月05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89

  主持人: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行走,而在这行走中,路边与身后总会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陈贤壮,作为举报人得了重奖,而这重奖又成了他向前行走的障碍。看样,走的快的是人,是人的行为,而走的慢的却往往是人们的观念,什么时候才能同步行走呢?而阎镜清却是在行走停止的时候引来了更多的掌声,捐献遗体,容易,又极不容易,这正是我们为阎老鼓掌的理由。身体停止了脚步,阎老的精神却会继续行走,一路走好。说到李洋,我们又该说点儿什么呢?是为他庆幸,还是为高考移民有另外的通道而感觉到一点点担心呢?真没有答案。咱们还是先说说《中国周刊》的本周人物,他也是一位行走者,一路走来,因为他的行走姿态跟别人有一点儿不一样,因此他就伴着一路的议论和关注,最近一段时间,他走的比较远,因此议论他的声音也就比较大,他是谁呢?
  
   解说词:中国丝竹的不绝于耳,国粹京剧的精彩扮相让9月13日本周二的法兰克福车展充满了浓烈的东方色彩,曾在去年北京车展上坦言对中国企业喧闹的参展方式感到不舒服的李书福,却一反常态的在他最欣赏的车展上选择了这样的揭幕方式。虽然神奇的东方文化吸引了不少西方观众的眼球,但是和周围宝马、奥迪等众多欧美参展商相比,这种热闹喜庆却和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充满欧陆风情和传统的车展还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之后,身着中国传统唐装的李书福,掀开了国旗下那辆红色的吉利跑车。吉利的正式亮相并没有让之前国内有关他的争议沉寂下来,扬威、寒酸、差距、震惊等各种观点依然占据在国内的各家媒体之上。
  
   解说词:就在数月前李书福宣布吉利将作为中国惟一被邀请的企业参加车展时,媒体上就出现了“不要到国外丢人”“为中国汽车扬名立腕”的非议和盛赞,观点相对的两派交锋逐渐演化为一场中国汽车的讨论,一个企业掏钱参加的展览好象变得和自己没有了关系,这似乎是当初李书福所没有想到的,但此时的他却从里面嗅到了什么。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书福:我们这次参加展览,达到了这样一个目的,就是能够在法兰克福这样一个大型的汽车展览会上面,要出现中国汽车的概念。
  
   解说词:从服饰到采访,从国旗到芙蓉,从表演到色彩,在展览的任何一处细节上李书福都尽量的放大着自己的中国符号,让人不得不猜测他是否在有意导演着“吉利能否代表中国”这样一出因媒体和公众过度关注而声势渐起的争议。而从国外媒体指出吉利进军欧美还有很多困难的评论中,人们也似乎读到了,李书福的醉翁之意也许并不在酒。
  
   《时尚座驾》主编梁朝辉就表示说,我们给吉利赋予了太多的使命,而从国内广告和营销的角度李书福已经成功了。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向寒松也评论说,李书福“作秀”的成分居多,但这次“作秀”却值得肯定。
  
   解说词:从研发自己的自主品牌开始,李书福就在抱怨国外一些汽车制造厂商对自己苛刻的要求和指责,本周,当李书福面对着众多的嘉宾揭开他心仪的跑车时,得意的表情下似乎已经没有了压在心中的那口闷气。在他的第二代跑车的生产线上,李书福早已找到了自信。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书福:世界在改变,天天在发生变化,你不要以为今天你是老大,你永远都是老大,不是的,这肯定不是。
  
   解说词:向海外厂商的叫板,参加车展2000万的投入,李书福张扬的本色即使在这个汽车的国度依旧没有改变。打造本土“F1赛车”,生产中国第一辆跑车,投资国外第一家汽车厂,李书福的每一次在公众面前的亮相总是伴随着争议和张扬,甚至是狂妄和自大。其实,从当初涉足汽车制造的动机,就不难看出李书福所彰显的个性。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书福:有一次我跑到美国去,一上高速发现16车道,密密麻麻全是汽车,我那个时候想法就是说,怎么样把这个车造起来以后,就卖美国来。
  
   解说词: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李书福选择了汽车,也在那时候他说出了自己最早也是最出名的一句“狂言”:“汽车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一个发动机一个车壳,里面两个沙发,简单地讲就是这样。”在这位农民出身的李书福身上,大胆和简单却是如此泾渭分明。张扬狂妄在那时就被人和大胆简单划上了等号,李书福“疯子”的绰号从此也象标签一样贴在了他的身上,李书福在几乎是作坊中的起步,更被业内人看作是“找死”。
  
   《中国汽车报》副总编辑 吴迎秋:
  
   你不可能去跟他们打仗,你赢不了这个战争,赢不了这样的竞争。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书福:失败就种地、养猪、养鱼,我又饿不死的,有什么问题。
  
   解说词:这是车展当天李书福和企瑞老总尹明耀在吉利展台前见面的照片,当两位国内汽车自主品牌掌门人将两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时候,从两人的笑容背后让人读到的是中国合资汽车企业尴尬的集体失语。
  
   “中国汽车的未来出路是在民营企业”,“傍国际汽车巨头和抽鸦片没有两样”一向喜欢制造轰动的李书福在拿到车展入场券后在凸显吉利自主品牌的论调中也在刺痛着众多合资企业的神经,在许多人眼中他是英雄,而在另一些人眼中他却是另类,甚至连李书福都认为自己不招人喜欢。也许在中国商界,没有谁能象李书福这样而饱受争议。
  
   《中国汽车报》副总编辑 吴迎秋:李书福有两个称号,一个是叫汽车狂人,一个叫汽车疯子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 刘东华:李书福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企业家,他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犟,非常犟。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书福:这也许我是傻子,去干那个傻事,也许我在追求真理,沿着真理的方向在前进,怎么评价,怎么去想像,这都是可以的。
  
   解说词:1998年,随着吉利第一辆汽车在众人的质疑和嘲讽下艰难下线,李书福却挥刀自残,承诺出让人“难以置信”的低价,以中国车市“搅动者”的姿态,连掀4次降价风潮。一时间国内各类汽车纷纷跳水,中国轿车虚高的价位被拉下马来。此时的李书福象一条鲶鱼一样搅乱了中国车市的死水一潭。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再度下跌11%,而出口量仍稳居中国汽车首位,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这组数据在本周李书福为参展新车揭幕的当天由吉利集团公布出来,两种走出国门的喜悦自然让这天李书福脸上的笑容又张扬了许多。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书福:打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向全世界。
  
  
  主持人:李书福说话历来语惊四座,无论是他当初揭足球黑幕,还是造吉利轿车,还是这次在法兰克福都是如此,有时的确让人感觉有点儿芙蓉姐姐的直率和自恋,这一方面是他的性格使然,另一方面或许也是他作为商人的一种技巧,说实话,在相对理性与严谨的企业界,有点儿李书福这样的企业家是件很让人开心的事。但李书福仅仅如此,那他也就顶多是一个超级男生,但他显然不是如此。街上跑的吉利轿车越来越多,几年前他大声预言的汽车降价也真的是一降再降,之后,吉利又出了国,在如此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里,李书福和吉利活着,而且活的不错,这个时候我们又该怎么看待李书福呢?
  
  
  来自:中国周刊 文字版
  

完成时间:2005.12.05 22:00:52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