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我为别人做嫁衣

写作者:木鱼一声     日记本: 木鱼度日

日期:2005年11月3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57

  
  
  进入这家在法学界名声赫赫的法学期刊做兼职编辑,对我来讲,无疑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在工作中所获取的营养,我想,会让我受益终生。
  在这里,编辑的工作有三项:一,约稿;二,决定稿件是否刊发;三,对决定刊发论文的编辑。每一位编辑负责一个板块,我负责新型权利研究。上网搜集相关论文,和相关作者联系。对于寄来的稿件,一个是根据学界的研究现状看其创新性,一个是看其文章本身的论证如何。杂志社有一个规矩:编辑说发的,主编、副主编有否决权;编辑说不发的,主编、副主编不得决定发表。对稿件的编辑过程,包括文章的题目是否合适,文章的格式是不是合格,文字的表述是不是通顺,标点符号的运用是不是合乎要求,引用、注释是不是确切。
  因为核心期刊,发来的名家文章很多。名家的创新思想可以先睹为快,感受着他们的睿智,体会着他们行文的真善美,那种感觉如饮醇酒,醍醐灌顶,一方方天空呼啦啦的打开,沐浴在知识的阳光里,冲动、愉悦、向往。拿起电话,那边传来仰慕已久的声音,平和而有礼貌,一派大家风范。也有很多和自己的年龄相仿的学者寄来的文字,散发着破土而出的清新馨香,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欣赏、佩服,热血上涌,我当努力!
  到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杂志的成品来到编辑部,再看一看,若是没有疏漏,心里那种美劲儿就别提了。比起为新娘做嫁衣的裁缝们,我幸福多了,还能看见自己穿衣打扮的新娘走进婚姻的殿堂。若是发现有点毛病,心情就会十分郁闷。要紧牙关,下次见!
  编辑工作让我提高了鉴别力和审视全局的能力,锻炼了细致和耐心,熟悉了学术规范,受益匪浅。当然,期刊和论文、作者与编辑也在演绎知识社会学的规规矩矩。
  明年我就回家了,那将意味着不得不辞去这份兼职,好舍不得……
  

完成时间:2005.11.30 20:11:4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5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