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无锡新周刊》好文选录

写作者:wxsycx     日记本: 明月几时有

日期:2005年11月25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90

  2005.11.25 A4
  
  《乐脉无锡-----从季札到天韵社》
  无锡乐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季扎观乐”。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无锡人。他博学多才,音乐修养极深。鲁襄公29年(公元前544年),季札奉命出使鲁、齐等国,他欣赏了各诸侯国的音乐并作出了深刻的评论。当他听到《周南》《召南》时,认为音乐反映了周的教化已经奠定了基础,听到《郑风》时季札认为好虽好,但太烦琐,这个国家恐怕要先被灭亡。季札深厚的音乐修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吴地音乐的繁荣和水准,说明无锡的乐脉有着悠久的传统。
  正是在深厚的吴地音乐文化的熏陶下,扎根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土壤中,无锡音乐家们整理国故,培养新生,继承传统,积极创作,为中华民族音乐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上个世纪,以阿炳为代表的无锡音乐家的艺术成就,奠定了无锡乐脉在中国史的地位;以绵延300年的“天韵社”为代表的无锡音乐家群体,象征着无锡乐脉一脉相承的文化凝聚力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创造力。从季札到天韵社,无锡的乐脉竟如此声明显赫。
  
  一、昆曲家班和天韵社
  明万历年间,无锡人邹迪光的邹家班曾演出过全本的《牡丹亭》,并曾邀请汤显祖前往观看。寄畅园有秦家班。
  无锡还有海内知名知名的清唱昆曲社“天韵社”,初创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天韵社最后的主持者是昆曲音乐家吴畹卿(1847-1926),梅兰芳曾受教于门下,晚年弟子有杨萌浏等。
  
  二、古琴艺术绝学如缕
  明末清初无锡的古琴家有沈汝愚、沈凤来父子,。。。。。。
  
  三、华秋苹首印琵琶谱开创无锡派
  
  四、无锡让二胡走向世界
  
  五、郑?文、卫仲乐与大同乐会
  
  六、无锡正一道的道教音乐
  
  七,杨萌浏与无锡音乐学者
  
  

完成时间:2005.11.25 21:35:21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