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吾命如此”的老村

写作者:无有先生     日记本: 无有集

日期:2005年11月0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35

  老村,一位作家,但他本人只承认是一个文人。我对他了解不多,几年前曾在卖盗版书的地摊上见过他写的《骚土》,随便翻过,以为是很暧昧的那类,可从字里行间发现写的更多的是西北高原农民的事,翻过的几页里没见到有色情的字眼和暧昧的内容。因为当时对描写黄土高原农村的故事不是很感兴趣,总感觉沉重得很,因此就只是这么简单地翻了翻,既没买下,也没去借过,所以对《骚土》依然是一无所知,对老村也只知道他写过一本《骚土》,仅此而已。
  是《吾命如此》这个书名吸引了我,才让我把这本书从图书馆的架子上借来,在想着随便翻翻的时候竟一气读完了。
  这次通读了老村的《吾命如此》,没相到老村(本名蔡通海)竟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作家,那秃顶、长发,一缕胡子,再加一付圆形眼镜,外形上怎么看都象一个民国遗老,其实他的年龄并不算大。虽然老村不爱把自己称为作家,只承认自己是一个卖文为生的文人,但在我看完这本《吾命如此》后,从做人做事的角度,我就坚定地认可他是一个好文人,无愧作家的称号,而且还是一个能让我佩服的有骨气的作家。
  说他有骨气,当然是有原由的。老村穷苦孩子长大,一路坎坷,人生经历可谓多多。可在“上面的人”的安排下,让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竟然不屑一顾,算得上是特立独行了。应该说这不是赌气,而是老村以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文人看不惯有些所谓的文人雅士,不习惯,也无法适应那样一种高人一等的作家圈子。当然这里有他自己的自信,也有他的傲气和偏执。虽然有点过,但他还毕竟是属于那种率直、求真的人,只是有点“不识实务”,导致生活艰辛,过着缩衣节食的日子。
  我也很欣赏老村的这句话:“人不能自己将自己架起来活着,因为那才是最大的迷失。”老村为文学坚守平凡质朴,在我看来是极不容易之事。老村写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其实是极其简单的:“告诉人们,要尊重人,尊重那些善良人、可怜人,哪怕他们愚昧无知,是天生的弱者,或者干脆就是见不得人的罪人。”如此善良、简单的追求,可又得到社会多少的认可呢?甚至连小说的出版都是费尽周折。生活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许多的人为生活所迫,或为改善提高生活的质量,在做着许多其实自己也并不情愿的事。有的故意抬高身价,显示高人一等。这样的人多了,原本正常的事反而变得不正常起来,原本简单的事竟也成了复杂的事。什么都要有关系才行,而关系往往又和金钱缠在一起,关系和金钱竟成了社会生存的重要通行证。这就是生活的虚伪。老村如此“固执”地活着并努力着,不容易。这是我之所以佩服他有骨气的最重要的一点。
  现在什么事什么人都讲究起了包装,老村的《骚土》好不容易找到了愿意出版的书商,可没想到竟被包装成了地摊上的“伪色情”小说,并粗制滥造,着实让老村痛哭流涕了一场。或许这就是老村的苦命吧。好在经过长期的努力,最新版,也是足版的《骚土》终于重新出版了,作为读者的我,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真正了解老村的良苦用心。当然我也会去买上一本新《骚土》,拜读一下,感悟一下老村的思想,这也算是对老村最实际的支持。
  老村,辛苦了!
  

完成时间:2005.11.08 15:13:4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