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情如太阳一样懒散地悬在空中,不知道的故事仍在有头无尾地延续。女孩找不到一只合适的瓶子,能够载下这迎春的生命。于是把它随意地插在无水的空间,想等候它的宣告谢幕。
清早醒来,迎春居然绽开了五朵灿烂的金黄,如画框里穿黄衣的少女,明亮又温馨。不经意的等待,给了女孩一个不期而遇的惊喜。她兴奋地在日记本中写道:日子不觉间变得简洁而生动,淡化着那个朴素的愿望。春天的确是来临了。窗外,那簇淡淡的紫荆,在轻轻地摇……
这是一个十八岁女孩的心情。十八岁的心情如女孩眼中的那枝迎春,本是偶然中必然的绽放,细心又敏感的女孩却要把它当作一次生命的放飞。在女孩眼中,放飞的岂只是一串金黄的灿烂,还有春天的脚步,窗外的紫荆,以及等待已久的那个朴素的愿望。
等待。在等待中学会放飞自己,在等待中品尝等待的滋味。
小时候,在家门前的小河边等待,等待的是夕阳中下班的父亲。父亲踩着自行车,正向家的方向驶来。等待的心情顷刻间爆发,女孩迫不及待奔向前去迎接。还没到家,已把父亲的包翻了个遍。父亲的包里除了钢笔、工作手册、各种资料外,有时还有为女孩准备的零食:一包橄榄、几块糖果、或着一小袋盐金枣……小时候这望穿秋水的等待,只为父亲手中的那个包。
七岁那年,女孩看着比自己大两岁的姐姐背着书包去上学,于是也吵着要去。执拗不过,父亲领她去缴学费,算是入了学。在学校里,女孩每天都反剪着双手端端正正坐在第一排。说实在的,那时的她根本无法领会讲台上的老师在说些什么,她真的什么都不懂。于是等待下课,专心地等待。老师觉得这孩子有些异样,怎么从头至尾象一个木头人一样呆坐着,到底是在听课呢,还是在开小差?于是找来父母询问。母亲特意站在窗外偷看女孩上课时的神情,结果证实了老师的叙述。母亲抱歉地对老师说:这孩子哪是在上学啊,她还根本不懂!于是决定把女孩领回家,不再让她念书。她居然不争也不吵,象等待下课一样背起书包跟着母亲回家了。
在家里,依旧等待。父亲的包是女孩所等待的,再次上学也是她心底默默的期盼。
终于能够上学了,等待的东西就象展现在她面前的生活,令人眼花缭乱,令人猝不及挡。等待集合、等待排队、等待上下课的铃声、等待老师的表扬、等待同学间矛盾的消解……
等待象一个无形的小偷,窃走了人们的光阴。读完小学等待上中学,上了中学等待着进大学,进了大学等待将来有一个满意的职业、恋人、家庭……人生在等待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苍老。
时间成了一份多余的日历/寂寞却编织了一个无网的空间/每一秒钟都凝固成鹅卵石/垒填我的思念我的等待;
夕阳在我的心湖渐渐坠落/黄昏时的钟声总那么悠远/犹如远在视线的尽头/招展我的热望……
这是女孩在一个雪天的冬日为等待父亲的到来而写的第一首诗。那是个飘着雪花的阴阴的午后,寒假到了,寝室里的同学都走光了,屋里只剩她一个。她在等着父亲帮她一起拿回家该换洗的衣物床被。父亲迟迟不来。在清冷的氛围中,女孩焦心地等待着。等待,唯有等待,寂寞却像一张巨大的网,把她的等待团团罩住。
父亲的迟来让女孩第一次真切地尝到了等待的滋味:希冀、焦虑、惆怅、失望。等待的心情就象天涯的路,要多长就有多长。
那一刻,学会等待才是女孩唯一应该做的。于是尽力压下等待的惆怅和层层失望,拿起纸笔记下斯时斯刻的心情。因为有了失望过后的冷静的期盼,等待不再是毫无意义的守候,等待在心中渐渐凝成一行行美丽的诗……
等待,不经意的等待,望穿秋水的等待,甜蜜或者忧伤的等待----人生道路上多少喜喜忧忧、世间百味在等待中释出!或许,你等待的未必能够获得;而你未曾等待的却常常不约而至,这是生活的真实。当我们在享受尘世的欢乐的同时,我们也在希望中将一生交给等待。等待,是人生旅途上一盏闪烁不定的灯,你可能摸不准它的脉息,但它时时刻刻提醒着你:黑夜过后就是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