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走向共和”感想2

写作者:sjk     日记本: 人生的印记

日期:2005年10月2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10

   下午起,看了十二集(7-19)。有点累,但是有点值,可也有点不快。每每看到民族落后挨打场面,真是有种说不出的痛楚。
   国家犹如常人,世界之林犹如社会。强者社会,弱者只有遭欺之份啊。当昨天就在想李鸿章是如何来面对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时的心情。确实有点难为了这为英才。看到他与日首相的谈判,确实叫人感动。先是他的尊严之气,也让弱国挣足了掩面,否则在弱国无外交的清朝,不知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啊。只可惜,终归要有人来为战争负责的,皇家可以躲,可大臣躲不得,尤其是高干、负责者躲不得,李鸿章理应是个垫背的,他得认这个命。
   李鸿章看人之术,真是叫人佩服,其用人之胸襟更为当今文明社会的领导所不能比啊。社会是进步了,可道德,官德却不见得进步啊。李对于袁世凯的举荐便是很好一例。首先深知袁世凯的能力突出,却也猜出其后可能有反心,仍用之,是为用人之术啊。其次,针对袁世凯的背后一刀,李竟也能够忍下,还加以举荐,其胸襟不得不为人所景仰啊。这一切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国势啊,虽说清王朝腐朽,可是较之当今些许官员吃力爬外的现象,李为主的忠心实为真正的忠心,当今的仆人,有其一半为“主人”--人民的忠心,国家腐败的现象相信会大有改观啊。
   孙中山为中华民族的努力,不需任何言语加以描述,只可惜对其在拜见康有为、李鸿章时所用的谈话艺术,本人就不敢苟同了,可能这就是俗人与伟人只分吧。
   袁世凯,正史描之为“卑鄙”,却也不假。他能为己利益,不停的卑躬屈膝,也是社会的需要啊,当今社会这样的人还少吗?。不过看他的能力,用人,手段,任何人有其一半,在当今社会都仍会是个风云人物啊。
   光绪在片中的形象与本人以前所知相差甚远啊。他有其懦弱之处,却是无奈之举啊,否则帝位不保,不是他之过啊。后来重用康有为实行维新变法,可见大清,乃至中华在他心中的分量,可惜生不逢世,否则亦是个好皇帝。
   对于官场政界,无非就是个人脉吧了。变法阻力大,杀人、换人足以。李鸿章有句话说得好,“我不任人为亲,难道叫我任人唯疏吗?让部下都不听我的,那他们就高兴了。”官场斗争,实在厉害。都说官场是最能锻炼人的,我看不假啊。

完成时间:2005.10.20 22:17:5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