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艺术――动态构建中的生命(3)

写作者:风清雨扬     日记本: 风清雨扬的天空

日期:2005年10月1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648

   三、语言形象中的动态构建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具有自身内在的层次结构。作品的文学符号在阅读过程中连续地展开。文字作为一种符号连接着作家和读者并由此生发出语义信息。文字符号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序列结构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本存在。这一存在要求读者在解读文本时参与一种创造意义的过程。
   文本在读者由解读文字到形象体验艺术生命的过程中成为一个真实的审美意识的介入,使得文本得以在既定的范式中展开。因而,文本虽是一种文字符号,但这一文字符号的构形使得文本中的历史和文化现实不能为文字惯常的意义所穷尽。广西呼吁着读者的审美知觉和审美经验的介入。文本的历史虽是一个封闭事件的图式,但事实上却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它向着读者敞开着大门,虚怀若谷地接纳着读者新鲜经验的介入,而读者便依据文本所提供的历史事件的特性进行审美创造,从而将文本作为其视野中的审美对象来感受,来观照,来体验,并作出某种审美价值判断。
   审美客体的文本虽是一个符号化的实体,在表面上,它不显露出任何已形成的历史的痕迹。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事实:文本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这一过程不仅是文本的从无到有的生成,而且是作为潜在的审美客体的一次建构。如果深一步探讨的话,这一过程不只是经历着客观自然、现实社会人生的语符化变化,而且由于作家创造性审美经验的投注而使现实产生主观化的变化。
   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为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几,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秋后黄昏的萧杀在十四个叠字中释放着流动的生机。词人由表层的审美观照逐步深入到深层的生命体验,从而使整个文本潜含着艺术生命的有节奏的律动。换言之,由于词人的生命情感与自然季候对话与交融,使“晚来风急”、“遍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等词语不仅完成了客观自然情境的语符化转换,而且传达了创作主体的内在生命信息。因而,使文本所建构起来的潜含的艺术空间体现出词人生存的意向性历史维度。词人的生存意向通过“风、雨、黄花、梧桐”等词语与外在的客观自然进行了一次新的有序性建构。由于这个原因,读者才能体验到文本中所潜含着的艺术生命。
   当然,读者所体验到的艺术生命,与作家在创造性活动中赋予文本的潜含着的艺术生命并不同一。这是因为,读者在阅读中借助于审美经验改变了被动接受着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文本既定的范式,以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感悟填充了文本未能言说的东西,使文本中一些模糊不确定的成份获得明晰化和确定性,从而给予了文本这一潜含的艺术生命的审美对象以应得的审美价值,或者说审美价值的一次现实性转化。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读者的艺术欣赏,读者从文学文本中寻求美、享受美的活动本身便构成了一个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对文本的解读由于受语符意义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的激发,将调动起自己以往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活跃起来的想象力的作用下直接进入文本。欣赏主体通过与重建起来的审美客体的接触,随之产生出多种审美反应:惊奇、震撼、迷恋……,所有这一切,将驱使审美主体找到与自身的生命要求相适应的契合点,从而与一定的审美对象相互融化,合二为一。由此,作家所寓于文本中的艺术生命,便成为了欣赏者心灵中的艺术生命。
  
   通过对音乐作品、绘画作品、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生命的动态构建的具体分析,我们获得了如下两点认识:
  
   (1)、艺术作品作为一种信息媒介连结着艺术家和欣赏者。它传递着经过艺术家创造性心灵处理过的现实客观世界的审美信息。所以即便是尊重自然的艺术家也并非是对自然客观世界的简单模仿。艺术家以其敏慧的心智和审美感悟将客观世界按美的规律进行着一番真实而艰苦的异质同构工作,创造出艺术作品。而通常所认为的作品,就其实质而言,还不是一个直接的审美对象实体。它仅仅是一种传播审美信息的媒介,还有待于欣赏者的介入,才能转化为真实的对象存在。
  
   (2)、艺术作品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结构。它在读者的欣赏活动中进入二度创造,由封闭的历史事件转化为向当下的现实开放的体系。它一方面引导审美欣赏者靠近艺术家的历史维度,另一方面又大度地接纳欣赏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经验的介入,因而使得同一作品在不同欣赏者的心灵中诞生出略具异相的艺术生命来。
  
  

完成时间:2005.10.13 00:57:4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