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无题

写作者:追寻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5年10月0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44

  这里的女孩—自闭的孤独和快乐.毁灭和占据的幸福。
  乌发后面,有没有流过为天空悲哀的眼泪。
  干净的眼睛里,滴进去几种忧郁诡变的颜色。
  
  这是一种孤独的纯粹,你我都拥有过的。
  活在一个淡淡微笑和哀伤的世界。
  这些画面,冲破种种佯装的雀跃。
  从前的幻想和梦境,断断续续地演绎。你我彼此的灵魂。
  
  我们。是否在一个下午。
  也深深沉浸于寂寞自恋的幸福世界。
  【作者简介】
   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学泰斗,影响二十世纪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一八五六年生于捷克夫森堡。四岁时移居维也纳,其后的一生大部分在此度过。他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随后专门从事神经精神医学的研究。一九三九年病逝于伦敦,享年八十三岁。 弗氏所原创的精神分析学说,不但在心理学方面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几乎影响了人类知识的每一个领域,尤其是在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医学方面的影响最为深远。 弗氏的著作极为丰富,主要的作品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少女杜拉的故事》《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学引论》等。
  
  
  
  【内容提要】
   一位聪明可爱的十八岁少女杜拉是这部非常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中的主角。弗洛伊德利用她神经质的举动,她的自白以及梦的内容为线索,来探究她心灵的奥秘。故事中包括一位有强迫性行为的母亲、风流多情的父亲、父亲的情人K女士以及热烈追求杜拉的K女士之丈夫等,都与杜拉一样的错综复杂。弗氏天才般的分析能力,使隐藏杜拉歇斯底里症背后的复杂动机、多重三角恋爱与同性恋秘密,完全呈现在读者面前。他写作才华更使此书成了扣人心弦的名作。
  
  
  
  【目录】
  曾序
  黎氏序
  对一个歇斯底里少女的精神分析
  一、绪论
  二、临床现象
  三、第一个梦
  四、第二个梦
  五、后记
  附录一、歇斯底里幻想及其与双性对偶的关系
  附录二、论歇斯底里的发作
  译者后记
  弗洛伊德年谱
  
  
    
  

完成时间:2005.10.07 14:58:0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