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马骏认为,今后两三年内,中国整体的经济增长会放缓,这轮经济周期在2008年达到谷底。跟投资有关的行业、出口和航运业负面影响大,消费品和自然资源业前景向好。
马骏认为,中国整体的经济增长将在今后两三年内放缓,这是由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造成的。外部因素是全球经济的整体下滑趋势,内部因素是许多行业的利润率下降。
据《财经时报》报道,目前中国的整体利润增长已经由以前的40%降到20%,而且趋势还在继续下降。
马骏发现,在整个投资领域中,利润率最高的是煤炭和石油两个行业,但这两个行业只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4%。而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6%的其他工业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利润的增长明显降低,已经降到10%以下。马骏预期,2006年投资增长肯定比现在明显要低,现在投资增长率是25%左右,估计明年比会掉到15%,因为利润丰厚的石油和煤炭行业无法提高总体的固定资产投资。
今后两三年中国经济将处于放缓阶段,2007-2008年经济周期达到谷底。马骏估计,这个周期的经济增长率最低点可能是在7.5%到8%之间。为防止经济下滑到7%以下,今后几年,积极财政可能会重新出山,马骏认为明年财政刺激的力度不会低于今年。今年的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可能降到2%,明年可能保持在2%到2.5%之间。
经济放缓对企业负面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跟投资有关的钢铁、水泥、化工和汽车等行业的利润空间会持续被挤压。需求放缓影响最直接的是投资,投资放缓速度要比国民生产总值和消费快很多。二是出口和航运业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整个出口的增长速度放缓会影响出口的数量。航运比出口更加敏感,出口增长如果降1%的话,航运的费率会降1.6%。
在经济放缓阶段,相对较好的行业是消费品和自然资源行业。
从新增长战略来看,资源性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供给增长放缓,有助于保持资源企业的定价能力。另外,自然资源行业的定价逐渐会放开,这将有利于保证自然资源行业企业的利润空间。
在经济繁荣阶段,大量投资已经创造了巨大的产能,这些产能本来就过剩,现在面临经济放缓,这些产能过剩的情况就更严重。
马骏认为,产量过剩集中在某些行业,并不是每个行业都过剩。德意志银行的产能过剩指数表明,过剩最严重的是像钢铁、汽车、化工、水泥这些行业,基本上是中间产品行业,而石油、煤炭和其他的矿产资源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2005年09月26日22:09 [补记] 央行:今年GDP预计增长9.2%
2005-09-26 13:28 上海证券报
北京消息(记者程勇)央行研究局专题课题组在日前公布的《当前价格形势与未来趋势分析》的研究报告中预测,我国经济增长率2005年全年为9.2%,2006年上半年为8.7%;我国CPI增长率2005年全年为2.0%,2006年上半年为2.1%。
报告同时建议,要高度关注原油和成品油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同时也要防止价格总水平的进一步下降。
报告称,目前价格增幅回落的趋势比较明显,但价格结构走势存在差异。当前,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位趋稳,生活资料价格连续5个月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3月份开始持续回落,8月份同比涨幅降至1.3%。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涨幅仍然偏高。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粮食价格稳中趋降。企业商品价格涨幅回落,煤油电价格稳中略升。房价涨幅总体继续回落,各城市房价走势差异较大,土地交易价格反弹。股价有所反弹,债券价格稳中略升,货币市场利率回升。NDF升幅明显下降,燃料油、铜期货价格持续走高,粮食期货价格下降。
报告认为,造成总体物价水平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涨幅大幅回落,消费需求相对较弱与产能过剩并存,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效果显现。推动我国未来价格水平向上的主要因素是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和公共服务品价格的上调。粮食价格稳中略降是导致未来CPI回落的重要因素,汇率改革有利于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