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想起了老校长

写作者:亦石515     日记本: 窗边的黄昏

日期:2005年09月1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98

  想起了高中的老校长,18年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办成一个省的名牌中学,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当时他是我们整个市里唯一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中学老师,是市里语文届权威的特级教师。在整个市里德高望重。曾经在学校30周年校庆中他自豪地说,几乎整个市里各行各业的领导都是他的弟子或间接师从于他,然而他从来没有利用这些关系为自己办过一件私事。他的夫人和孩子至今没有一分正式的工作。
   作为校长,他始终坚持在教学的第一岗位,只到他生病前依然坚持带一个文科班的语文课,兼任学校文学社的辅导员……
   那时,我们常常在操场上看见他慢跑的身影、看见他在篮球场上的英姿,更多的时候是他背着手检查早读和晚自习的背影。 记得有一次升国旗时我因为身体不太舒服晃动了一下,他留下了全班同学在操场上反省而我因为并不自知未能站出来承认错误,最后我的晕倒才解救了其他同学,醒来后校长只说了一句话“孩子……”。
  记忆里最深刻的是一次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时,校长从容地走上升旗台,手里提着一个红色的小塑料袋,从袋子掏出半个已经吃过了的馒头,平静的说:“同学们,今天早餐值日时在餐厅里看见一个男同学买了一个馒头,啃了一口,然后丢下了。”然后,校长在全校师生的注视下神情严肃的一口一口吃完了那半个剩下的半个馒头,没有任何责备,没有任何批评,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了一段话:“我出身农民,我们大多数同学包括我们所有老师的爸爸妈妈几乎都是出身农民,我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辛辛苦苦劳动得来的。大家很小的时候背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并不是仅仅为了把它作为诗歌背下来。”
  我不知道其他同学是不是也记得那次升旗仪式,但是它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浮起,当学生犯错误生气得想要责骂学生时,他吞噎馒头的神情总会提醒我,一个老师应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震撼学生的心灵,这才是真正的教化,而不是简单的批评和责备。
  但是,很遗憾的我从来没有成为朱校长真正的学生,没有聆听过他的一次讲课,仅仅有一次在我们文学社的活动课上听过他的一次演讲,他说“一个与文字为伍的人,终身都不会寂寞,更不会堕落!”所以,很多个无聊的夜晚,无所事事,会在文字中寻找寄托。当然不是他把我带进了文学和文字的殿堂,但是他的话让我学会了坚持。
   ……
  然而谁能想到老校长竟然因为癌症仙逝了,临终前他念念不忘自己的教育事业:遗憾自己未能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写下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办学校……
   教师节来临了,在网络和报纸铺天盖地的宣传和赞美老师时,我想起了这位已故的老校长。
  

完成时间:2005.09.12 10:52:4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