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和转介
当咨询师无法帮助当事人时,在征求当事人同意后,将他转介给别的咨询师或别的咨询机构,在转介之前,咨询师必须终止两人的咨询关系。当事人在转介之前,因为不了解新环境的状况,因此会有疑惑与不安。咨询师必须处理当事人的情绪,让当事人能顺利转介。
案例背景:
当事人四十岁,家庭主妇,女性,因为长期被先生暴力虐待寻求协助。经过几次咨询后,当事人觉察到现在的婚姻状况与小时候父亲对她的虐待有关。在咨询师处理当事人跟父母亲、先生之关系后,当事人决定诉请保护与离婚,并且由政府机构接手处理当事人的问题。咨询师对当事人说明转介的过程、诉请保护与离婚过程中可能经历的问题后,准备终止两人的咨询关系。
咨询师[1]:这是我们最後一次的面谈,对於我们上一次谈到的主题,你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结束技术——探问技术,开放式问题)
当事人[1]:多谢你的帮忙,离开这里我有点舍不得。我知道今后将有一场大战,这几天一想到这里我就有点胆怯与害怕。我一生从未面对如此大的挑战,虽然你曾告诉我在这个过程中,我将面对的重重关卡,也让我做了一些准备,可是一想到要到法庭跟我先生对簿公堂,还得经过一关一关的侦讯,我就有点害怕。跟我先生离婚後,我必须找工作、租房子、养活自已等。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有点胆颤心惊。当然比起每天被打得负青眼肿提心吊胆,还是离婚好。大其是想起过去,若不是我的懦弱,就不会让我先生十几年来不断残害我的身心,说起来也奥怨自己。
咨询师[2]:离婚的过程与独自生活的挑战,虽然让你有些害怕,不过,因为从此可以脱离先生的魔掌,你觉得还是值得。你怨自己过去太懦弱,才让自己白白受了十几年的苦。(结束技术——简述语意技术)
当事人[2]:(哽咽,点点头)。不知道以後我的咨询师不能帮助我时,我可不可以回来找你?我担心未来的咨询师不能像你一样那么了解我,而未来的路又是那么艰辛。想起来就让我觉得害怕。
咨询师[3]:你担心未来的咨询师无法帮助你,所以希望在那时我能够伸出援手。
(结束技术——立即性技术)
当事人[3]:如果我能够随时回来找你帮忙,我会比较放心。
咨询师[4]:听起来似乎你对未来的咨询师没有信心,所以焦虑不安。
(结束技术—一初层次同理心技术)
当事人[4]:点点头。
咨询师[5]:因为你只能由一位咨询师帮忙,不能同时跟两位咨询师会谈,所以在我们结束咨询後,我不能再介入。即使你、我不再咨询,我仍然关心你。我会从未来咨询师那儿了解你目前的状况(结束技术——一立即性技术)。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对未来的咨询师没有信心(结束技术——探问技术,开放式问题)?
当事人[5]:我没有见过他,不知道他是不是能够像你一样那么了解我,那麽知道我的需要。
咨询师[6]:你希望他能保我一样了解你。(结束技术——简述语意技术)
当事人[6]:听起来好样是这样。
咨询师[7]:再多告诉我一点。(结束技术——具体化技术)
当事人[7]: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或许是因为今后碰到的事会很艰辛,我希望对方像你一样,让我很信任,否则我会很害怕。
咨询师[8]:如果新的咨询师真不像我一样了解你,就会让你失去信心。
(结束技术——简述语意技术)
当事人[8]:就是这样。
咨询师[9]:以前我有一些当事人,他们的问题未必跟你一样,不过心情却跟你很像。当他们要走出旧的生活,重新开创新的生活时,也会被这些无法预知的未来所惊吓而彷徨无助。後来他们学会将感受到的疑惑与害怕告诉新的咨询师,跟新的咨询师共同处理这些问题。同时,他们也学会寻求外在的一些资源,协助他们走过这段孤独、恐惧的路程,创造真正局於自已的生活。(结束技术——自我开放技术)
当事人[9]:你这样说我就放心多了,或许我也可以把我的担心让新的咨询师知道。还有,我想知道有那些外在资源可以帮助我。
咨询师[10]:你觉得在这段时间,你需要什麽样的帮助才能降低你的不安与害怕?
(结束技术——探问技术,开放式问题)
当事人[10]:我觉得离婚的问题有法律专家帮助我,这方面我不担心。不过一个人独自面对这个过程的确让我害怕。
咨询师[11]:你想要有人陪你,给你力量、支持你,协助你度过难关。
(结束技术——简述语意技术)
当事人[11]:没错。这样让我比较不害怕。
咨询师[12]:在你的生活中,有谁可以担任这个工作?(结束技术——探问技术,封闭式问题)
当事人[12]:结婚後因为我先生的关系,让一些好朋友不敢再接近我,现在跟我关系比较近的是我对面邻居的一位大大。她很同情我,常常鼓励我争取自己的自由。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或许她可以陪陪我,只要我想说话的时候,有个人愿意听就可以了。
咨询师[13]:除了她之外,你能想到谁?愈多的外在资源,对你可能愈有利。
(结束技术——探问技术,封闭式问题)
当事人[13]:或许……我妈妈。她很保守,一直希望我从一而终。过去因为害怕她担心,所以我一直没告诉她我先生虐待我的事。如果她知道的话,应该会支持我。有自己妈妈的陪伴,我会更放心。
咨询师[14]:听起来有了这些资源,让你放心不少。(结束技术——初用次同理心技术)
当事人[14]:没错。我想离婚後,我还可以暂时跟妈妈住一起。妈妈不喜欢跟媳妇、儿子一起住。我离婚後,可以接我妈妈出来,我妈妈一定会很高兴,我也有人陪伴。这样一来,我的一些问题就可以解决。以前我的家人都不看好我的婚姻,即使我在夫家受了许多委屈,我也不敢让他们知道,怕他们取笑,所以只能一个人默默承担,我觉得好辛苦。现在,我已经不在乎了,以前就是太在乎,才会受了这麽多苦。
咨询师[15]:你已经走出过去的阴影,有了勇气面对问题,并且将过去的阻碍化为有用的资源,心里感觉轻松了许多。(结束技术——初层次同理心技术)
当事人[15]:真是谢谢你的帮忙。
咨询师[16]:听到你对自已有了信心,我也放心多了。(结束技术——立即性技术)
透过结束的过程,消除了当事人转介前的疑惑与不安。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daydreamer发表评论于2004-9-22 22:47:24
沉默技术 -----范例
沉默技术
当事人二十七岁,女,秘书。当事人跟男朋友在一起多时,可是男朋友无意跟她结婚。她虽知这段感情终究不会有结果,可是无法离开男朋友。
当事人[1]:我跟他在一起已经五年了,我们算是一见钟情,第一次见面彼此就有好感。一开始,我们的关系进展迅速,认识两个月,就决定厮守终身。当时计划一年後结婚。可是,没想到半年之後,他对我的热情降低 ,结婚的事一拖再拖。我曾追问他,问他什么时候娶我,他都避而不谈。看他这个样子,我怀疑有第三者介入。不过,我不想去追查什么。如果我这样做,对我们的关系有害无利,而且给他藉口。
咨询师[1]:他不想实现过去的誓言,你怀疑有第三者介入,因为不想给他分手的籍口,所以不敢问清楚,你觉得好无奈。(初层次同理心技术)
当事人[2]:没错,我很无奈。我巳经无法控制这段感情,可是却又离不开他。其不知道该怎么办?
咨询师[2]:感觉一片茫然。(情感反映技术)
当事人[3]:(哭泣)如果他不喜欢我,应该对我直说。他觉得愧对我,可是又不想负责任,所以才不愿意主动提出分手。
咨询师[3]:你认为他觉得愧对你,却又不想负责任。他对你的愧疚与责任是什么,多告诉我一些。(具体化技术)
当事人[4]:那是……(沉默,头低下,眼睛望地下,约四十秒钟)
咨询师[4]:刚刚你欲言又止,似乎很难开口,然後沉默了下来。告诉我,在沉默的时候,你想些什么?(沉默技术)
当事人[5]:是…… 是……。
咨询师[5]:似乎有些说不出口。(情感反映技术)
当事人[6]:是……我担心你会瞧不起我。
咨询师[6]:你担心我会瞧不起你。(重述技术)
当事人[7]:没错。你……你会认为我不是好女人。
咨询师[7]:虽然你的男朋友对你有些愧疚与责任,不过,似乎你对自己也有些自责。 (高层次同理心技术)
当事人[8]:(哭泣,沉默,约两分钟)
咨询师[8]:要把这些事情说出来似乎需要一些勇气。告诉我,刚刚你想说什么?(沉默技术)
当事人[9]:我明知道他对我已经没有感情,可是每一次他有性要求时,我却不想拒绝他,其实……其实我也想要。可是,我已经拿掉三个小孩,我不应该那样做,我应该拒绝,我应该拒纥(大声哭泣)
咨询师[9]:你愧疚自已有性需要,也责备自己没有拒绝他。(情感反映技术)
当事人[10]:虽然他对我有愧疚,可是我也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的需要。
咨询师[10]:似乎……。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daydreamer发表评论于2004-9-22 22:42:54
初次会谈剧本
初次会谈剧本
(咨询师徐走到等候室,看见来访者赵小姐在那里等候。)
徐:“你是赵小姐吗?”
赵:“是的。”
徐:“我是徐老师,请跟我来。”(咨询师带领赵小姐走进会谈室。)
“请坐,赵小姐。”
(等赵小姐坐下,咨询师拿出初次会谈登记表,交给赵小姐。)
“赵小姐,麻烦你先填一下这张表登记表,填好后告诉我,我们再接着往后谈。”
(赵小姐接过放着登记表的夹板和原珠笔,开始填写,咨询师观察赵小姐的填表行为,并回答赵小姐可能提出的问题。)
赵:“徐老师,每一项都要填写吗?”
徐:“请你尽量填写,对于不想填写的地方就空着。”
(赵小姐填完表,将夹板连同登记表和原珠笔交回给咨询师。咨询师很快地看了一下登记表,询问有待补充说明地事项。)
徐:“赵小姐,在你告诉我你怎么会想到来咨询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下有关心理咨询(治疗)的一些基本原则,我觉得非常重要,让你多了解一下我的工作,可以吗?”
赵:“可以,请说。”
徐:“首先,心理咨询的谈话时间是事先约定的,每次会谈的时间是五十分钟,如果你预约了时间,但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来,那么请你尽量早打电话来取消,这样我就不需要一直等你,也可以把时间让给有需要的人。如果你预约了时间,又没来也没有取消,那么你仍然需要付费,关于这一点,你有没有问题?”
赵:“我觉得每一次咨询的时间才五十分钟,这怎么够呢?我跟我朋友谈心事时,即使一谈好几个小时,问题也无法解决。可不可以延长我们的谈话时间,我想早点把问题解决。”
徐:“你认为五十分钟的谈话时间不够,无法解决你的问题,所以内心着急。”(初层次同理心技术)(赵小姐点点头。)
对一般的来访者来说,五十分钟的谈话时间是适当的,延长时间对来访者的帮助不大。如果来访者处于危机情况下,在必要时,我会延长谈话时间,或增加每一周的谈话次数。咨询跟一般的谈话不一样,咨询通常涉及来访者内心深层的世界,而来访者开放内心世界的速度因人而异,这与每一次谈话时间的长短无关。虽然你想早点解决问题,可是这不是延长每一次的谈话时间就可以办到的。(结构化技术)
赵:“我明白了。” (赵小姐点点头。)
徐:“第二点是有关保密的限制,你在这里的谈话和关于你的资料,比如你填的登记表,没有你的同意,我是不会告诉别的任何人的;不过保密还是有限制的。如果你的谈话内容,是有关自杀或伤害自己的事情,有关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这些事情涉及生命安全的话,我就会告知你的家人、医院或有关当局,这是为了保护你和别人的生命安全,请求更多的人来帮助我们。有关保密的限制,你有没有问题?”
赵:“没有问题。”
徐:“最后一点,是有关心理会谈的责任和分工,你的责任和工作就是要能够按时来,尽可能的要主动说,以及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的责任和工作是了解你所表现的信息,透过你告诉我的一切,来帮助你自我了解,协助你探讨你想讨论的事情,提供你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帮助你了解自己的问题和你的各种决定。对于你我的责任和工作方式,有没有问题?”
(对于来访者说明这三点非常重要,但是咨询师要掌握要点,学习用最适合自己的口气、语言、用词去说明,尽量说得自然、流畅、清楚。)
赵:“没有问题。”
徐:“好,如果对我以上所说的都没有问题的话,我想先请你谈一谈,你怎么会想要来心理咨询的?”
(咨询师继续询问来访者来咨询的原因、主要的问题、个人与家庭的背景、医疗疾病史等等,直到最后几分钟,咨询师计划将结束初次会晤。……)
徐:“赵小姐,再四分钟,我们就要结束谈话,不知你有没有问题想问我?”
赵:“徐老师,我都把问题告诉你了,你能不能告诉我该怎么办?”
徐:“好的,一般心理咨询要达到目的需要一个过程,根据我们今天的谈话,我建议先接受十次的心理咨询,我认为对于你的问题,我们需要多一点的时间来了解。如果十次不够,我们可以再延长。如果你的情况不需要十次谈话,那我们可以随时结束,你认为如何?”
赵:“我可不可以先谈个五次再说,我觉得十次太多了。”
徐:“五次也可以,就先安排五次好了。我们的谈话安排在每个星的这个时间,也就是每星期四下午二点十分,你方便吗?”
(不同学派的咨询和治疗师可能会建议不同的次数,同时要说明为什么。当然,咨询和治疗师通常也会依据来访者的要求及理由而作出调整,对于同意调整,也要说明。)
赵:“可以,星期四下午二点十分。”徐:“好的,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下周四再见。”
探问技术 ----范例
探问技术
当事人二十一岁,大三学生,男性,因为老师无理的要求,不知如何是好。
当事人[1]:虽然我们大学生已是大人,可是学校的老师仍旧将我们当成小孩看待,认为我们只能服从,不能有意见。现在已经是民主的时代了,还有老师实行霸权,亏他还是教我们大学生的老师,连现在是什么时代都没有知觉。
咨询师[1]:听起来,你对老师有许多的抱怨与生气(情感反映技术),
告诉我发生什么事(具体化技术)?
当事人[2]:这学期我修了一门叫做马列主义思品课,因为是必修,所以不得不选。选课前,一些学长已经告诫过我们这些学弟妹,说这位老师非常难缠,常常对学生有过分的要求,给学生的成绩全凭他的喜怒哀乐,有些认真的学长还是没有通过。学长要我们上课时,不要有意见,少问问题,多棒棒老师,才能通过。果然如学长所言,他要我们写三篇报告,每篇报告不得少於一万字。此外,他还要我们每个人翻译两章原文书。
上课时,所有的内容都由我们分组报告。每次上课,他都是坐著听同学报告,只在下课前几分钟,批评两句。我不知道这学期到底上什么东西。从头到尾,不但没学到任何东西,而且还花一大堆时间,做一些不知所云的事。如果不是必修,我想,大概没有人愿意修这门课,我也不必忍气吞声。
咨询师[2]:你碰到一位不负责任的老师,他不但没负起教学责任,而且还要求你去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作业。因为是必修,你拿他没办法,只好委曲求全。(简述语意技术)
当事人[3]:让我觉得不服气的是,因为他是个老师,我们是学生,我们的成绩操纵在他手里,就只能忍气吞声,任他宰割。每一届的同学都忍受同样的折磨。难道我们当学生的,就没有一点权利来保障我们的权益吗?给我们么烂的老师,要我们怎么学呢?我是个很想学习的学生,可是上课学不到东西,每周又必须浪费两个小时勉强自己坐在那里,怎不叫人难过呢?
咨询师[3]:这麽棘手的问题让你感到一筹莫展,心里很着急,也很生气。(情感反映技术)
当事人[4]:我真的是一筹莫展,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咨询师[4]:告诉我你上这门课时通常如何应忖?(探问技术,开放式问题)
当事人[5]:应付?那有什么能力应付。我就坐在那里作白日梦。然後将自己当成死人,没有感觉、没有思想,不会反应。反正他要的就是这种不会反抗的学生。有时候他在骂人,我就自动将耳朵封住,头低下,让他以为我觉得惭愧,然後让自己沉浸在与女朋友温存的回忆襄。
咨询师[5]:你觉得好无奈,不得不使用这种方法来逃避自己的感觉与想法。(情感反映技术)
当事人[6]:(叹了一口气)不这样做,还有什度好办法来应付呢?
咨询师[6]:这就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喝?(探问技术,封闭式问题)
当事人[7]:没错,我想从你这儿学一些方法,来对付这位老师。
咨询师的开放式和封闭式的问题,使当事人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