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告诉你我的心
想告诉你我的心,
这是沟通的第一步。
沟通就像传球一样。
我把球抛出去,你接住。
然后,换你把球抛出去,我接住。
然后,又换我抛球~~~~~
“想告诉你我的心~~~~”
这是沟通的第一步。
好象传球一定需要球一样,
我们需要将彼此的心情传达出去。
传球,
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拿捏很难。
沟通也是一样
我们与情人,朋友,孩子或父母
如果太过与接近和同化,就无法顺利沟通。
彼此的沟通不可能同时开始,
任何交流,
都得由一方开始。
当不把心中的球抛出去的时候,
你就开启了大门。
不过,
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先抛出这一球,
宁可等待对方先把球抛出来。
因为,
要是自己先把球抛过去,
而对方不予理睬的话,
会让人觉得很受伤。
有时候,
抛出去的球也会吃到闭门羹。
有时候好想跟某人来个心有灵犀,
所以把球抛了过去,
而对方却把球传给了别人。
我们从小就学会了别人不理会我们的声音。
“我现在很忙,等一下再说。”
“我们迟些再讨论这个,好吗?”
所以,我们慢慢觉得,
就算说了也没用。
这就是为什么,
自己先抛出这一球,
需要很大的勇气。
可还不容易提起勇气
抛出去的球,
竟然被人轻易就随手抛弃了~~~
难道你不曾有过这样的经验?
诚心诚意地抛出充满善意的一球,
对方却狠狠地把它踢回来~~~~~
难道你不曾有过这样的经验?
自己传出去的是直径30厘米的球,
对方传回来的却是直径5厘米的球~~~
难道你不曾有过这样的经验?
与其自己先抛球而遭遇不愉快,
还不如一开始几不要行动,
等着别人抛球给自己更安全。
可是,要是没有人抛球给你呢?
因为抛出的球冷不防吃了闭门羹,
或被狠很地踢了回来
而感到伤心难过的,
并不是只有你而已。
你在不知不觉中,
是不是也曾踢回别人抛过来的球?
每个人都希望
自己抛出去的球能被别人接受。
每个人都希望
有人倾听自己的心声。
每个人都希望
自己的存在受到肯定。
每个人都期望被别人接受,
可是,到底谁来接住所有想被接受的人抛过来的球呢?
如果你抛出去的球
对方牢牢接住了,
如果,对方抛给你的球
你也牢牢接住了,
那么,
你们就完成了一次沟通。
“他不愿意好好接我的球。”
“他抛过来的球我跟本接不住。”
我们每个人都背负这许多这种半途而废的沟通。
这种未完成的沟通积累日多时,
我们就会变的烦躁。
总是心浮气躁,
变得疑神疑鬼,
动辄大发脾气,
易妒易怒,
冷漠无情。
终于有一天,这些情绪按捺不住爆发出来~~~~
然后,慢慢地,我们变得麻木不仁~~~~
再然后,
都只剩孤零零一个人。
就算对方没能好好接住,
也不呀责怪他。
或许,她只是不善于传球罢了。
或许,他是因为太紧张,
有不小心手猾没接到罢了。
也或许,
是因为你抛过去的球太重了。
如果,
你的上司,父母或朋友总是自顾自说个不停
而不给你机会表达,
你作何感想?
如果对方一次就投给你3.4个球,
你又作何感想?
你现在所接受到的对方的反应,
其实就是你沟通的能力。
就算你不愿意承认,
但这是事实。
沟通也分好坏,
好的沟通
是指彼此心领神会。
坏的沟通
是指有沟无通,
或者是
虚有其表的交流。
所谓虚有其表的交流,
就是寒暄客套,
或是说说符合自己身份角色的台词。
这角色可以是上司,师长,后辈,丈夫或妻子。
这种虚有其表的交流,
可以避免让自己失望难过的危险,
也不会引发突如其来的感情爆发,或危险的争执。
不过同样的,
这样交流下去也不会 有意外之喜,
和体会活着的真正感受。
如果对方没有真正的行动,
那沟通就没有成功。
有的只是虚来假往。
真正的沟通,
总是伴随着新的行动。
沟通和人际较为不同。
人际较为是一种固定的状态。
而沟通则关系是改变这种固定状态的钥匙。
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交往呢?
沟通的“问题”在于
虽然你口口声声说希望和对方打成一片,
但实际上只要有一点点的“事与愿违”,
你就回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
最重要的是,
你希望和你眼前的这个人,
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你希望建立的,
是单向沟通?还是彼此忽略?
是玩躲避球?还是当个锯了嘴的葫芦?
“我要赢他!那怕只高一点点也好!”
如要存在这样的心理,
那沟通或交流,
不知不觉中华就会变成我们竞争的舞台。
不过,请不要忘了,
所谓沟通,
必须要对方“接受”才算完成。
人,在“接受”之后才会有所行动。
所谓“接受”,
并不是非得喜欢对方。
万一,
某一个人你怎么都没有办法喜欢他,
那你首先就要接受无法喜欢他的“自己”。
你接受对方的程度,
其实和你接受自己的程度相同。
要接受对方,
必须聆听对方的心声。
“我想告诉你我的心,
可是,我说的话你完全不听。
并不是只有你会这么想。
只要你认为沟通的能力等于说话的能力,
那你和对方之间,
就没办法打成一片。
其实沟通的能力
就是让对方勇于说话的能力。
——也是一种让对方说出心声,并且聆听你心声的能力。
对方所说的话,
无论口述或心想,
都不要批评,否定或与自己比较,
沟通就是从头到尾的聆听。
如果你愿意聆听,
愿意接受,
人们就会慢慢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就算是在怎么难接的球,
或是在怎么无力微弱的球,
只要你全心全意的去接~~~~
如果只的等待球送到眼前,
但无法好好接住。
沟通也是一样。
如果,你真心希望能接住对方传来的球,
也真心希望对方能接受你抛过去的球,
你得前跨一步,
用你全身的力量,
自己先伸出手去接球,
这样,
无论多么难接的球,
你都能稳稳的接住。
如果你认为,
所谓接受
就是顺着对方说的话去做,
或是一味地赞同,配合对方,
那“接受”就会变的很困难。
仔细聆听,
原原本本地理解对方想说的话,
这才是“接受”。
在彼此的心中,
拥有同样的意思和意像,
这才是“接受”。
只要有了“接受”,
就算双方的想法不同,兴趣不同,感受不同,
还是能成为朋友。
一旦有了接受,
就能完成一个沟通。
只要完成一个沟通,
就能让自己心里塌实一些。
就这样,
每当我们多一份塌实感,
我们就会多一份勇气行动。
结果,
得到别人接受的次数,
与别人的交集也就越来越多。
刚开始,
任谁都会感到紧张。
与陌生人面对面,
一定会产生不安。
但这不是问题。
你想隐瞒这种紧张才是问题。
你明明担心着自己能否顺利抛好球,
却装得若无其事;
你明明担心着自己能否顺利接住球;
却装得若无其事;
你明明担心着自己的迟钝会被人发现,
却装得若无其事。
当你装的再不若无其事的时候,
就是你接受自己的时候;
当你不再装得若无其事的时候,
就是真正的沟通开始的时候。
“我想告诉你我的心。”
当你这么想的时候,
就会尽可能抛出让对方容易接住的球。
那就是
就算没有准备要接受你的人也能接住球。
一个还不习惯抛球的人,
我们怎么能指望他接住快速球或变化球?
借着和别人的沟通,
我们才能活在这世上。
当你与人沟通的方式有所改变时,
你周围所有的人,
不管是师长,父母,好友和情人,
跟你的关系也会慢慢改变。
你对工作的看法,你对人生的感受,
也将随之改变。
然后,
你和自己的关系,
也会改变。
“我想听你说你的心。”
这,将是另一个沟通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