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七 夕 中华风俗

写作者:紫雪梅影     日记本: 空阶听雨

日期:2005年08月1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06

  旧时在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
  
  宋时杭州的小儿女,七夕之时多效颦"摩侯罗",穿半臂花衣,胸前装饰乞巧时的楸叶、瓜果等图形;靓妆笑语,竞往湖边放蜡制的鸳鸯等一类水鸟,浮于水上。妇人喜于盒内贮小蜘蛛,让蜘蛛在盒内织网,看织网之疏密,谓之"巧"之多少也。
  
  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也有把"穿针"转为"丢针"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后把绣花针丢入水里,让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辉映下的针影,照在碗底,会生浮动的阴影,变化多端。依其形状,就可以占卜投针姑娘针绣工作是拙是巧。
  
  还有一种游戏节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约,结伴在七夕之夜的园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后仰首向天,面对牛郎织女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不过遮目怎能看到天象呢?这自然不是看双星,而是闭目作幻想了。
  
  神话的七夕作为一个"情人节",也应该是有其意义的。
  
  
  
  
2005年08月11日07:08 [补记]
    独上西楼,观月。
  寂寞梧桐,锁秋。
  问天上人,见鹊否?
  是否共婵娟?
2005年08月11日08:08 [补记]
     草际鸣蛩,
  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
  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
  浮槎去,
  不相逢。
  
  星桥鹊驾,
  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
  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
  霎儿雨,
  霎儿风。

完成时间:2005.08.11 07:33:4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