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内心的旅途究竟有多远
夜幕已经逐渐将大地笼罩,华灯初上。漫步在街头,看着路过的丽影双双,回想自己二十几年来的生活,却从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的爱情,我不免无形陷入一种莫名的忧伤。
不是没有人爱我,也不是自己没有所求。倒是喜欢自己的没有看上,自己爱的却无法拥有,由此,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烦恼。
曾经有人问我,人的一生要爱多少回才足够?面对这个问题,我淡笑并反问,你内心的旅途究竟有多远?有多远,你的爱就有多远。
有人说,一辈子就只爱一个人就足够了。这类人,显然比较专一,不排除存在的可能性,却是少有的一小撮,他们这一生只爱一回,但那绝对是一种非常刻骨铭心的,死去活来的爱,海枯石烂,天荒地老,永结同心。如古时候那些美丽的爱情传说,《梁祝》,《白蛇传》等里头的爱情就属于此类,有些人则相反,待甜蜜期一过,又回归到起点,转头寻找新的爱情。个别精力旺盛的,不是舍弃旧情才重觅新欢,而是“家中一个做饭的,外面一个好看的”甚至还多管齐下。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属于情感需要不断更新的一类。周围众多的破裂家庭及其情感期刊多次报道的各类婚外恋,红杏出墙等桃色事件就是一个很好见证。
一位女青年告诉我,其从来没有考虑过结婚,她不敢想象,一辈子和一个人长厮相守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我想,那是她太年轻,可选余地太多才出此言,抑或还没有遇到一个真正令她心跳的值得深爱的男士。等到年龄增大,韶华逝去,体力渐衰,病魔缠身,迫切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或许会改变她目前的想法。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正是说明一个人潜意识里对情感的无限追求吗?
还有些人总埋怨自己没有人疼,没有人爱,等到真正有人追求的时候,又道还没有准备好或推说那不是自己心目中的人选。待好不容易和一个自己欣赏的人走在一起时,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最终的等待。自己的内心深处还藏着另外一个,自己的灵魂还在守着别处。部分男士则感慨自己青春年少向往爱情,然而由于太多条件未齐而难以拥有,到了自己年过三十事业有成时,伴侣随手可得,却似乎又少了份激情,失去了原有那份最初始的爱的感觉
电影《每天爱你八小时》里头就对爱情作了这么一个生动的比喻,把爱情比作巴士,大概说的是我们的一生都在等待适合自己的车,都认为下一趟坐的人会少些,而且由于剩余时间比较充足,都不愿登上前面较拥挤的这辆,岂料等呀等呀,最后时间到了,出于无奈才不管三七二十一赶紧搭眼前这辆,过后才发觉自己已经乘错了车。
可见情感是何等的复杂和微妙,除去纯粹的爱,还包含了机遇等因素,或许这就是常说的缘分。
且不说这些尚在恋爱中的未婚年轻人移情别恋,甚至在双方都已经组建自己的家庭,有了三四个小孩的情况下,他们依然设法摆脱现有的生活,试图走在一起,令人费解。试想,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使他们变得如此不太理智,又需要多大的离心力才促他们抛开自己的原有的家庭?爱情,只能解释为爱情的力量。
人的这一生,在情感的漂泊中,大多时候处在一个迷茫的十字路口,爱或者选择被爱。反反复复,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才是终点,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划分。需要多少就爱多少。 个别作家甚至还提过自己有三次初恋的幽默之谈,难道初恋也可以多次?乍看之,此为语病之句,实则表达了其对一种萌芽状态情感的留恋,及对爱情能无限延伸的美好愿望。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对爱情的讴歌,数不胜数,涌出不少文人骚客,奇怪的是,却没有人能将爱情完全清晰地诠释。也许,正是因为披上朦胧面纱的爱情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神秘的美,才引人为其终身奔跑。
追求异性的时候,撒大网多选择,结婚后,趁着精力充沛搞搞婚外恋,尝新鲜,寻刺激,待到年龄逐渐增大,累了,只好两人厮混到老。这种模式构成了现代绝大部分人的情感生活,也是社会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然而,并非人人如此。比如你,你内心的旅途究竟有多远?情感上,你自己究竟要走多少路才到达终点站?又究竟要漂泊多远才让心灵的船只靠岸?也许很长,也或许很短,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