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一句36年的诺言

写作者:爱在天上人间     日记本: 红杏枝头春意闹

日期:2005年08月04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03

  有一件事情,在北大荒插过队的知青都很难忘记,即使没有在北大荒插过队的那一代青年,如今已经50多岁的人也都难以忘记。因为他们都知道北大荒出现过上海知青英雄金训华。
  
   1968年8月15日,为了抢救落入洪水中的国家财产——150根电线杆(当然是木头的),金训华带领另一位上海知青陈健跳入洪水中,奋不顾身去抢救。当营救他们的船开来,陈健抓住船身,却因筋疲力尽手被洪水打松,离开了船身。
  
   就在这生命的危机关头,金训华在后面猛推了他一把,把他救上了船,而金训华自己却被洪水卷走,永远失去了最可宝贵的生命。那一年,金训华和陈健都是19岁。
  
   从那时开始,陈健,这样一个普通的知青,就开始了他离开金训华的日子,此后再也没有离开过北大荒。陈健在金训华牺牲后说过一句话:金训华是为救我牺牲的,我发誓要永远留在北大荒,为金训华守一辈子墓地。
  
   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许多年就这样过去了。尽管没有人监督他一定要真的守一辈子金训华的墓地,相反,许多好心人都劝他回上海。他却摇头说:不!因为他对金训华有一个承诺,他得说到做到。
  
   如今36年过去了,19岁的陈健已经55岁,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诺言,一直在北大荒的那片白桦林中为金训华守墓。36年!一个人的一辈子能有几个36年?36年来,陈健一个人面对妻子离婚、父亲病势、自己的疾病等种种意想不到的苦难,以及知青大返城之后的无尽孤独。但是,陈健将一个说出口的诺言变成了一颗钉在天上的星星,永远闪烁在自己的心中和北大荒的空中。其实,那只是他一个自我良心的约束,他却把它当成和自己的性命一样重要。他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隐士,把自己隐遁在北大荒那片白桦林中。
  
   想起陈健,很多人不能不为之感动和怅然。如果你是陈健,你能够为这样一句承诺去坚守36年寂寞的时光吗?想想年轻的时候,我们曾经发出过多少诺言,其中我们又坚守了多少,又有已经随风飘逝了呢?
  
   叙述此事的肖复兴先生对此有一段议论曾使我十分震动:我们可以对陈健在漫长的岁月中坚守自己的诺言不理解,但我们不应该亵渎这种真诚的诺言。诺言的不坚定乃至诺言的变卖,把诺言根本不当一回事,实质是我们信仰的不坚定,乃至缺失,或者从根本上就没有什么信仰。
  
   把信仰嘲笑为庸俗的对象,才会把诺言视为儿戏,漫不经心地对待,觉得誓言不过是说说而已,是不如一只猪蹄子值钱的,是可以啃完了就随手扔掉的,是绝对不会傻到陈健那样的地步,为了19岁时的一句诺言,要付出一生的代价。
  
   他说,这就是诺言和伪诺言的区别。蜜蜂和苍蝇都在我们的头顶上嗡嗡地飞,却不是都能够采蜜酿蜜;鸟儿和风筝都在我们头顶上飘飘地飞,却不是都能够带我们飞向远方。我们应该向陈健致敬,向他恪守的诺言致敬。
  
   是啊!当你置身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你究竟应该信守什么样的承诺?且不说那些和着啤酒泡沫发出的豪言壮语,事后早就忘得无影无踪;且不说对着心爱的人儿诉说的海誓山盟和甜言蜜语,如今早变得无言无语;就是那些实际工作中对同事、对领导、对老板许下的诺言,我们究竟又兑现了多少呢?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对错。陈健是一面现实的镜子,我们应该对照一下这一面镜子,看看我们平时许下的大大小小的诺言,究竟践行了多少?
  
   有时候,老板或者上级领导对我们交代了一件事情之后,我们也经常会说:“放心吧,这事我来做,保证没问题!”这随口说出去的话其实就是一个诺言。我们要为自己的承诺负责,就要全心全意地去完成它。就像罗文一样,既然接受了使命,就千方百计去完成,这样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敬;就像陈健一样,去永远实践自己的承诺,才能够赢得别人的爱戴。
  
  
  (来自:新浪读书)
  
  
  

完成时间:2005.08.04 22:11:2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4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