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直在看一部很老很老的电视剧:《北京夏天》,然后,很多尘封了许久的思绪又被勾了出来。
很多人纳闷,我为什么会在27岁的时候再次选择了大学。我没有办法跟他们解释,因为,很多很多的心情,除开自己,没有人能够知道。
有人以为,我来上大学是因为想多学习一些东西,以便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我不否认。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点原因。也许,占的比重也是很少的一部分。
我也和人编造过一些离奇却俗套的故事,说自己因为没有文凭而被人踩着,于是,一怒之下就来大学里面混文凭了。我其实并不想编这么低级的故事,只是,他们那些难以满足的好奇心逼得我有些狼狈。
其实,什么也不是,没有人能知道我真正跑回来上大学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里面,回头想想以前来上学的原因,却真的觉得很幼稚,很可笑。
从高考落榜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特别的向往大学的生活。我渴望的并不是大学能学到的知识,因为那些东西不一定只在学校中能学到。我向往的是大学里面那种充满激情和浪漫的生活,那种在电视和书本种刻画出来的大学生活。可以背着一把吉他,在心仪的女生的寝室下面猛唱情歌;可以和哥们一起为了并不了解的政治和社会争得面红耳赤;可以在高兴的时候和不开心的时候用酒精把自己灌得烂醉,然后不顾一切的把所有的情绪狂吼出来,而不理会别人诧异的目光……
这种憧憬一直都在我心里,而它才真正是让我下定决心,在别人异样的目光种跨进大学的原因。可是,到了现在,一切的一切让我不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
其实,有些事情过去了,就真的怎么也回不去了。
刚刚进大学的时候,我总以为年龄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自己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可是,事实却总不是这样。成长带来的顾虑和带走的激情让我怎么也溶不进那些无忧无虑的小朋友之中,虽然我一直在努力。我和他们一起疯狂,可是心情却永远也回不到和他们一样。到了最后,却发觉自己更加的郁闷,因为不管是自己,还是在他们的眼中,我都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定位。
还有就是关于爱情。其实,爱情真的只是年青人才能玩的游戏。
我一直都很羡慕那种可以爱到不顾一切的爱情,羡慕那些只存在于校园中的没有功名利禄的爱情。我一直都很希望能找到一份那样的爱情。我原以为,回到学校,回到那脱离了社会上功利的校园,我可以找到这样的爱情。可是,我终于还是忘记了,我并不再年青,并不再是那可以不理世事的毛头愣小子了。生活给我带来的现实,让我早已经没有了追寻理想的力气。我回到了年青而充满激情的环境,可是,回不到年青而激情着的心境。我怎么样也都只是一个对生活虽然还有憧憬,却只懂得逆来顺受的人了。
想想,以前有人跟我回帖是说的:既然心情回不去了,那么让事情再回去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只会让自己更加的痛苦。现在感觉,真的就是这样。不过,我不后悔。自己选择的路,那么怎么也要勇敢而努力的走下去。
2005年07月31日21:07 骄阳似火 发展带走的一些东西 [补记] 社会越来越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舒适。可是,随着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东西也在背人们丢弃。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父母一起包饺子。虽然笨手笨脚的什么忙也帮不上,还只会把一切弄得很糟。可是,一家人在一起忙乎得那种感觉却很开心。可是,现在却很难找到那样得感觉了。现在如果还说想吃饺子的话,吃到的肯定只是一袋又一袋的速冻食品了。
以前也特别喜欢写信,喜欢看别人信中优美的文字和靓丽的心情,也喜欢把自己的心情和故事变成华美的文章和别人一起分享。可是,现在的通讯越来越发达,而写信早已成为落伍的一种方式。有事情的话一个电话,或者上网在众多的聊天软件上面噼里啪啦的打上一通。虽然方便了很多,也快捷了很多。可是,那种期盼的心情却再也没有。而且,嘴动得越多,手就变得越笨,想写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写不出来。
以前的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为数众多的消遣。小孩子总是会成群结队的一起创造一些娱乐活动来充实他们纯真的童年生活。那时候的小孩子很少有不合群的现象。他们是幸福和快乐的。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孩子却开始终日泡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自得其乐。他们与别的小孩交流的机会和兴趣越来越少,于是,最终变得越来越离群,越来越孤僻。其实,不仅仅是小孩子,很多的成人也在犯着同样的错误。网络发展得越快,人与人之间得交际活动就越来越少,最终也许仅仅只是因为生存的必需了。
还有,交通的发展将运动带离人们;城市的发展将人与自然隔开;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在追求功利的同时丧失着越来越淡薄的人情……
发展带来了众多的好处,可是却带走了更多的人性。我想,我们该如何才能好好的平衡这之间的关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