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人的骑兵想必不少玩过《信长野望》或是对日本战国史感兴趣的人都会第一个反映出“赤备”这个名词。在在下看来“赤备”其实就是日本骑兵的代名词。日本15~16世纪一直处于战国时代,各地诸侯互相火并,唯有强者可以生存。“赤备”就诞生在这样的一个年代。由武田家的家督武田信玄建立,在“赤备”队中服役的骑兵皆身穿红色铠甲,背红色小旗,红色长枪……减言之除了马匹其它所有的装束都是红色的。这样的颜色在战场上可以给敌人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而且“赤备”在信玄时期确实是天下无敌的第一强兵,虽然在后来被织田家的火枪打败。(那个是信玄的儿子不会用兵的缘故)不过即使这样,“赤备”也在日本的战国时代的后期被德川家重组,大版会战的时候,真田家的8000“赤备”也独挡了十几万敌人的联军部队。而只要挂上“赤备”这个名词的骑兵都被后世称为强兵。日本另外的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部队便是战国后期伊达家的骑铁队了。所谓的骑铁队实际上就是马上的火枪手。即装备了火枪的骑兵。这其实就是欧洲龙骑兵的雏形,只不过要比欧洲早上几百年。
相对于战乱中的日本,明朝就安生的多了。虽然我们国家的骑兵从战国时代就开始出现了(武灵王胡服骑射)甚至还出现过强汉,大唐的短暂辉煌。不过由于中国一直闭关自守,而马种本来就不怎么样,且又不注重选种方面的事宜,差不多马匹是一代不如一代,而中国又是个农业大国。马一般都从事拉大车跑古代taxi的职业,很少有从祖上就开始用来骑乘的马。汉武帝千里远征带来的“汗血宝马”就是现在的中亚阿克哈—塔克马,直到现在也算形貌神俊,耐力速力出众的优秀马种,汉武帝希望以此改良骑兵用马,可惜因长期封闭蒙古马系的遗传过于稳定,这种良马对中国马种未产生影响。再加上明朝后期的政治腐败,所以到了明朝我们国家的骑兵可以说是到了极为不禁打的地步部…………明朝唯一值得一提的骑兵只有二支。一是装配了火器的明朝版龙骑兵。(比日本人稍晚一些)其中多为三眼铳或五眼铳,即乘马机动,静止射击,因为火门枪无法在颠簸的马背上点放。当然,不排除经过长期训练后,骑兵能在跑动的马背上开火,但那样的话,训练成本就很高了。所以这样的骑兵很难大规模投入实战,也就算他个技术创新奖吧……而另一种则是货真价实的,如假包换的强力骑兵了。大家都知道“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吧?他可有个漂亮的老婆陈圆圆阿~~~^_^好羡慕的哦(块板砖飞来……)恩……回正题。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是集中移居关外屯垦的汉族农牧民组成,剽悍耐劳,组织严密,训练严格,长期与后金军作战,是明军中唯一敢于与游牧骑兵硬碰硬的部队,吴三桂凭此官至山海关总兵,松山大战突围时他不与边镇诸将(共八总兵十三万人马)一起走小路,硬是从大道杀开一条血路冲回山海关,居然损失最小。此关宁铁骑实可谓大明第一强骑兵阿~~吴三桂也虽得个“汉奸”的骂名不过也该知足了,统领着大明第一骑兵队镇守山海关,还有个那么漂亮的老婆……(又一块板砖……)
恩,看了上面的关于中日两国的介绍我不得不补充一点:虽然我们的骑兵很烂,不过小日本的骑兵比我们的还烂。虽说他是什么“赤备”“骑铁”不过我要告诉大家实际上日本人的马匹的也就是我们中国的毛驴大小,顺便再说一下小日本那个时候的平均身高也就1m5几……别说我在贬低他们,你在游戏和电影中看到的日本的高头大马实际上是明智维新后从阿拉伯引进的马种。而且日本骑兵的武器扎枪又长又软,几乎对我们的骑兵造成不了威胁。所以在日本战国后期发动侵朝(华)战争的时候他们的骑兵简直就是同烂菜叶子一样……也就难怪会被我们打回老家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