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女儿一直在学溜冰,很是坚持的在做这件事情。
女儿胆子并不大,特别是在动作的事情上应该说是胆小的。记得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举凡跟动作有关的事,女儿总是慢一些,不如意一些。
别人在爬的时候,女儿不爬,她总是静静的坐着,很安静的玩玩具,或者做点其他的什么事情。我也很是费了一翻功夫想让女儿爬,因为都说会爬的孩子聪明。可是,没有办法,女儿不肯配合。
有的孩子一岁不到就会走了,很多孩子一岁多一点也会走了。可是过了14个月,我家甜甜还是不会走。我以为我会着急,可是在经历了14个月之后,我明白,我的甜甜可能在动作上发展是比较慢一些,所以我也并不着急。而在女儿学走的过程中,我终于发现了女儿胆小、谨慎。她不是不会走,她只是不想摔倒,因此,我的孩子学会走路,基本上没摔交过。她很确定自己不会摔之后才肯放开扶着的东西、放开步子走。回忆起来,我的甜甜真的很小心翼翼。
这次学溜冰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从中班的下学期开始,我就发现甜甜突然之间缩小了和她班上同学的差距,已经看不出来她是不足年龄插班的,我知道甜甜正在快速的成长。
穿上溜冰鞋的那有一刻,甜甜有点惊慌。我想起她特别喜欢哪吒,就鼓励她:只要我们努力,就能象哪吒踩着风火轮一样溜得飞快。也许是因为心里有了目标和向往,甜甜很是勇敢。
开始的时候,我看着她一步步的走,小心翼翼,仿佛看见了甜甜刚学走路的样子。然后,我拉着她的双手让她感觉滑行。慢慢的她的胆子大了,当她的步子也大起来的时候,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摔倒。看到女儿因为摔倒而害怕,我就鼓励她:“哎呀,我们甜甜就快学会溜冰了。”女儿很是纳闷,我就说:“一开始溜冰的时候是不会摔倒的,当她开始摔倒的时候就表示她快要学会溜冰了。”女儿听了果然又振作精神,每次她不小心摔倒的时候,她都会说:“妈妈,我就快学会了,对不对?开始摔倒了,说明就快要学会了。”我都会点点头,很用力的点头,给她鼓励。
起先,她摔倒了我会扶她,慢慢的我想我可以不扶了,因为我发现每次女儿都没有尽力去爬,她应该能自己爬起来的。这样,当她又摔倒的时候,我就站在旁边鼓励她自己爬起来。可是没有用,每次女儿都很快的妥协,然后用哀求的眼神看我。看来鼓励没有用了,我就很严肃的说:“不行,甜甜自己其实能爬起来的,你没有用全力。”然后叉着腰站在一旁,没有笑容的看着她。女儿试了5、6次没有成功,每次她都看着我哀求,我努力让自己不笑,不心疼,就在我快要放弃,以为自己要求过高的时候,女儿终于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朝着我笑了。我大步过去,给她一个灿烂的微笑说:“瞧,甜甜自己行的呀!”女儿笑了,自豪的跟我说:“妈妈。我用一开始的方法一直不行,后来我换了一个方法就行了。”
感慨啊,虽然自己是一名幼儿教师,但我感觉教育孩子真的是无止境的。因为时间、地点、事件、人物都是在不断的发生变换,因此,教育真的很需要随机应变。
我的甜甜还没有学会溜冰,可是她现在走得很稳,很自信,很快乐,偶尔还能滑行一点点。就象她学习爬、学习走路一样,我告诉自己不急,因为她总会学会的。
另:一开始的时候甜甜其实并不是很喜欢溜冰,因为她害怕。可是经过这段时间之后,她变的自信,也有了兴趣。相反,别的孩子一开始兴趣很浓,可因为父母不断的拿他跟别人比较、正在逐渐的丧失兴趣。看着这样的例子,我的心中又多了一份谨慎。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其实,如果不做一件事情那么我们就不知道自己对这件事情有没有兴趣,而孩子没有做过的事情多了,有没有兴趣,端看成人如何引导、对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