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不是要涨价吗?看我们怎么对付{只针对四元以上的乗客。
第一站,进出口各刷一次,人不要出站,二元
最后一站,进出口各刷一次,人出站,二元
虽然是逃票行为,但也是被逼的。 }
改进办法
{第一站,买一张2元的磁卡票,二元 进站 然后票丢掉
最后一站,使用交通卡 进出口各刷一次,人出站,二元
虽然是逃票行为,但也是被逼的。 }
--------------------------------------------------------------------------------
这样还可以升级一下,纯粹分析算法,不考虑操作性:(挺难理解的)
想象两边都进出口刷一次,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UPDATING:升级操作方案-三人型方案》
A/B两站票价7元,
甲乙丙三人。
1、甲乙在A站上车,甲刷一次入口,乙刷入、出各一次,花2元;
2、甲在A站等候,乙去B站,丙在B站等候;
3、甲仍在A站等候,乙在B站刷一次入口,让丙进站,再刷一次出口,自己出站;又花2元;
4、甲仍在A站等候,乙已经出B站,丙去往A站;
5、丙到达A站,甲刷一次出口,让丙出站,花2元;
6、甲去B站,刷一次出入口,出站,花2元;
CONCLUSION:甲乙到达B站,丙到达A站,共计花费8元,实际需要21元,节余13元。
RE-UPDATING:再次升级方案-N人型方案
回顾三人型方案中,甲在B站的刷出入口各一次,实际上损失了一次入口费用(折算为1元)。因此,可以考虑继续扩展该方案的参与人数,根据级数原理,在有N人参与该方案的时候,可以达到只损失最后第N人的入口费用(折算为1元)。
CONCLUSION:
N人方案中:
实际总花费为(n+1)×2,
应该的总花费为N×7,
可节省费用为5×n-2
另外还有折算1元的最终沉淀。
EVALUATION:
影响该方案收益的因素有2:主要因素是N的大小,N越大(参与方案的人越多),可节省的费用越高,e.g. 1000个人参与该方案,则可节省4998元(惊人吧:));次要因素是A/B站之间的费用取值,按本方案的解,A/B站之间不一定要超过4元的票价,即使A/B站之间只要达到3元的票价,那么就可以满足实施该方案的条件。
EXTENSION-UPDATING:扩展思考
最终可以设定一个非点对点的逃票系统,实现A/B/C....各个站点之间的全面交换系统。甚至可以配合站内的票务交换,实现时间的节约。最终形成站内票务交易市场,参照上海证交所操作模式实现票据对冲;在各站内设置营业部实时显示票务交易信息。。。然后成立地铁票据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后面的就不用我设想了,上市融资,拓展下游产业(比如电子显示设备生产、广告业务承接等等,收购其他城市地铁相关业务、大家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FESIBILITY:可操作性思考:
规模问题,上海地铁目前日流量数百万,完全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容纳这样一个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