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省会城市目前正在大力开展“争做文明市民、营造优美环境、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大街小巷的一些围墙、站台及专栏、广告牌上满是各种各样的宣传口号和标语,连小学生的手里都拿着宣传单,可见政府是下大力来推动这项活动的。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树立一种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应是每一个市民的愿望和要求,人人都应是创建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可在现实生活中,总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就拿闯红灯这件事来说吧,我每天上下班在路途上要经过十多处红绿灯,几乎每天都能遇到闯红人自行车、违反交通规则的汽车以及行人。尽管红灯亮起时,马路中央有交警在指挥,马路边上有交通协管员挥着小旗拦阻,但总是有一些不自觉的骑车人故意越过斑马线,横在马中央,伺机而过;总有些行人不顾生命危险去翻越栅栏。“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小孩子呀呀学语时大人们教给的生活常识,但一些大人却是明知故犯、屡禁不止。再看看那些违章的驾驶员们,一旦违章,有哪个是痛痛快快的接受违章处理、尽快离开的,只见一个个神气地操起手机不断地打电话、找熟人,理直气壮地要求网开一面,全然不顾影响别的车辆通行、不顾交警需要指挥交通,这会儿时间倒是充裕得很,用不着争分夺秒地闯了。这些现象,多少令人有些感叹呀!
举止文明,决定于一个社会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与公民的法制意识、道德水准、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有密切相关。是国民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具体体现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之中,如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杂物、不乱贴乱画、不私闯红灯等等这些看起来微小、听起来可笑的小事。它是一种自发的、自觉的、无意识的行为,不需要监督和强制的行为。什么时候,我们都能够做到这点了,我们的社会的文明程度就确实提高了,用不着政府动辄以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来强制性地搞文明建设了,况且以运动形式建设的速成文明又能保持多久呢?治标还需治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