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梦想,渐行渐远?

写作者:亦石515     日记本: 窗边的黄昏

日期:2005年06月04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70

  星期五,例会上校长宣布"会议结束"的刹那,同事们照例如小鸟归巢一般兴奋得迫不及待地地朝着回家的方向奔去了。
   人散了。
   顺着长长的走廊回宿舍的小路上,不经意的一抬头,倏忽间发现阴霾的天空已经放晴朗,几朵蓝蓝的云在明净的几乎透明的天空慢悠悠的游走。难得这样开阔的天空,待在小小的校园实在浪费。于是,没有任何犹豫地,我骑上车轻快的出了学校。
   在那间并不醒目的新华书店的小角落里,透过厚厚的玻璃镜片,我的眼睛被书背上醒目的红色字体的“狮城舌战”深深的吸引,仿佛时间从此定格在这一刻。
  和我一样大小,出生在80左右并且热爱辩论的人几乎都看过那本书关于1993年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的书,而且据说很多中学生因为看过这本书以后才决定报考复旦大学的。
  十年前,当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的时候,带着对世界无比好奇的欲望和对未来无限憧憬的美好刚刚进入湖北省重点示范学校湖北省枝江一中。其时正逢枝江一中三十周年的校庆,于是我们那一届学生一进校便有幸了解了学校的历史和历届优秀校友的经历,知道枝江一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美国的纽约、洛杉矶,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许多国内外的城市里都有我们的校友会,这些城市在我们这些当年对外界还知之甚少的乡下孩子的眼里有着怎样可望而不可及的诱惑!于是乎,“今天我为一中而骄傲,明天一中为我而自豪”的校训(后来知道这句话由“今天我为北大而骄傲,明天北大为我而自豪”演化而来,也由此可以知道一中在每一个枝江学子的心中有着怎样崇高的地位)毫不费力的烙在我的少年的心里,即使十年之后,也依然铭刻在心。
  也是在这里,我们开始探讨社会和历史,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无论这样的探讨和思索深刻与否,无论世人(包括我们自己)怎样认为当年的思考怎样浅薄和肤浅,每一个枝江一中的学子都不曾否认,一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一个精神开始成熟并出发的地方。
  毕业前临行时一位与我关系密切的老师颇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高中三年可能是你们人生中最充实的时间了”。运动场上活跃的英姿,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晚自修灯光下埋头书本的身影,还有办公室里老师们伏案钻研的背影,……哪里不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无悔的付出与奋斗?
  1995年,我进入枝江一中的时候,新加坡的辩论会已经结束了,但是辩论的激情还没有远远散去。我和我的同学婷婷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阅读《狮城舌战》的。和许多寄宿制高中不一样,虽然我们也一个月才放一次假,然而周六和周日却是没有固定老师上课的,——我们上自习,只有值日的老师检查监督而已,这样,学生们就有了很多阅读课外书籍,发展自己兴趣爱好自由支配的时间了。看那本书时,一下子被姜丰、蒋昌健、季翔、严嘉们的博学、机智迷住甚至折服。“我一定要读一所好的大学,象复旦一样好的大学”,我和婷婷几乎同时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信念,并且为之努力着,暗地里彼此较着劲儿,互相竞争,当然也共同进步。
  然而我们都没有进入复旦。
  婷婷后来进了西安交大,也算圆了自己的梦,而我由于身体欠佳无缘大学梦想回到了家乡小镇的一所普通高中开始又一次拼搏,只是最终还是和自己的梦想失之交壁,进了一所地方院校,读完了本科,然后到了上海的一个郊区小镇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我是喜欢并且热爱教书的,尽管教师的工作是清贫的,似乎也可以很轻松。同事们常常在没有课的时候聊天,消遣,甚至上网打牌,浏览一下新闻,聊一聊每天的股票和房产,没有任何压力,也同样没有希望。
  然而,这就是我喜欢、向往并且打算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吗?每一次,在办公室里抬头看看窗外那片天,我的脑子总会有这样的问号,然后是深深的叹息。 于是,重新拿起那些好久没有翻过的英语,打算再一次为了梦想去拼搏,办公室的灯光下有了一个重新埋头苦读的影子……
   十年,所有曾经的梦想、拼搏、奋斗和挣扎都在这一刻一一闪过,所有在一中里种种自豪和憧憬都依稀淡去,似乎又渐渐明晰起来。“我一定要上一个好的大学,象复旦一样好的大学”的声音又在耳边想起。
  
  

完成时间:2005.06.04 22:32:0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