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南怀谨的《论语别裁》,随手做做笔记。
高中的时候被古文考试折腾的死去活来,于是总在班上抱怨,学古文有什么用,考完试就一辈子用不上了。大学的时候兴趣所致,开始读《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看的很费解,进展很慢。渐渐觉得,中国文化库存里堆积的东西太多了,几千年来的文化都藉着古文保留着。我就是干瞪眼,打不开这个仓库。
书中解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确令人人目一新。
一直以为“学问”是读书中来,而孔子的本意是学问从人生经验中来,就是作人做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了话都兑现?都做得到?第三点是老师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
这三点看似简单,细细想想却是包罗了作人做事的全部,这就是做学问了。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最喜欢这句,但说不出为什么,只是看的时候,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佛家的话就是这样。以前经常在晚上心情烦躁的时候看佛经,虽然不甚明了,但总能使我马上心平气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