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侯,家住在农场,虽然农场生活也非常艰苦,但父辈们常常教导我们,做人要正直,心肠要善良,这些话一直印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些时侯内地常常发生旱灾或着是水灾,常常有些岁数大一些的老家的人,跑到门前来要饭的,诉说家乡受灾了,父母们进到屋子里,端一碗包谷面来送给那人,[那时侯我们的口粮,百分之九十是粗粮],那人千恩万谢的走了。
进到城里后,有时候看到那么多的残疾人,心里就很难过,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靠谁生活,特别是冬天。
慢慢的街上,多了起来要饭的人,但大多是残疾人,看着很是可怜,人们三五毛的,块二八毛的递给他们。我想,人们的心总是善良的,都是富有同情心的。
不知什么时候,繁华街道上到处都有了要饭的人,有老,有少,有身体好的,也有残疾的人。我看着好多的人都茫然了,望着他们的眼神,不知如何是好,给还是不给,怎么个给法,掏出来的钱又装进了口袋里,这也许不是最重要的,那些人天天都站在那里,面孔已让人们都记熟了。
这也许是社会问题, 人们似乎司空见惯了,我们的孩子也常常问我们,怎么不给他们钱,他们怎么了,他们怎么不回家,他们没有家吗?我不知道,我们该怎样对我们的下一代人说。
告诉他们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