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灯火集.四 年“关”

写作者:风语者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5年02月1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28

   年关
  
  
   元宵将至,年关已逝,人人过年,年年如此?在我的印象中,年底总是借着阴霾的掩护,悄然而至,不知道是年底拉来了阴霾,还是阴霾拖来了年底,有一些人是喜上眉梢,而一些人本来灰暗的心理越发变得灰暗了,因为那个让人始终放不下心的年关,正在卷土重来,紧锁了庄户人家的眉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情,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孩子,年关,期望着放假,快乐的游戏,孩子是幸福的,父母有七天长假,可以好好陪自己,这是一种幸福与快乐,幸福就是如此简单不过,就这么简单的快乐,仍然有好多孩子不能享受,一些家长只知道在累围城,在杯觥酬影中虚度年关,所以说,孩子又是可怜的,变味的压岁钱迷失了孩子幼稚的心灵。对于父母就那么难吗,腾一番云,舞弄一天,孩子眼前便豁亮得如仙境一般。熙熙攘攘的年节气氛又会淡漠许多了,但幸福多多,最起码打牌的人会少些许…… 
  
   猪,年关,年底二十几,村子里便渐渐透露出年的生机。猪临死前的那种嚎叫,终于从寂寞的村庄里冒出来,先是稀稀拉拉的,好象是向世界声明,年到了,传说中年是一种怪兽,所以才有放鞭炮和贴红纸的习俗,在猪的眼里,年还真实一种猛兽,无情且残酷,像是歉收的庄稼,继尔便发展到此起彼伏,年猪也就进入了一年中最悲惨的处境,它们惨叫得愈稠密,年的气息也喷发得更加蓬蓬勃勃。一些人也在火药的裂变声与酒杯的撞击声中咀嚼艰辛与收获
  
   其实,在这里我想多说几句的还是我们的公仆---官,过去说“年关”,指的是老百姓到过年就发愁,杨白劳被黄世仁铆上了,但内心深处却又极度盼望过年。现在我们平民百姓,对过年已经难有兴趣,酒肉缠身的城里人就更不用提了,就像对春节晚会一样索然无味。也是俗话说得好,“有钱常时节,没钱节也闲”。不过过“关”斩将的任务,轮到领导干部身上来了,这不能不说是时间的能量。
  
   公仆也是人, 岂为过年落?
   年关怎么过, 莫把钱认错。
  
   官,年关,廉关,春节是喜庆的日子,但对那些手握人、财、物及利益大权的人来说,都需慎之又慎地把好这一“关”。 每个单位年底都会发一些红包,可以说红包是年关最后的心跳 ,就有一些领导人为mo私利而大做眼球文章,逢年过节,本是亲人合家团聚的日子,同时也边成了某些人送礼铺路关键期。“巧”---送礼的时机。“透”---对象的研究。“准”---竞争力定位。这些人把孙子兵法用得活灵活现。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也不麻痹,只是心灵黑暗,心术不正,把逢年过节作为捞一把的好机会,把别人对他手中权力的敬畏当成是对自己权威的敬畏,把手中的权力当作交往的“礼品”,拿权力去和别人做交易。还有的领导干部,若是平常送礼的话,还不敢收,节日是个借口,仿佛为收礼营造了一种氛围。平时不敢收的,过节时敢收;平常不愿吃的请,过节时也抹不下面情。过节成了“失节”的高峰期,还把吃请受贿美其名曰是“礼尚往来”,“正常交往”。这好象是新年新气象了!也算是所谓的“潜规则”吧。俗话又说千里做官为求财,不过,这些公仆还是有顾忌的,纪委,就是他们头上的一把虎头铡,姓“纪”的说请你喝茶,准有好戏要开演,我们也有类似体验,小时候考试,明明没作弊,看到戴着大大墨镜的老师声东击西,不论是男是女,年纪大的还是小的,心里仍会发虚发怵,我想是一样的道理。
  
   年年春节反腐败,腐败年年在春节,为何屡禁不止?想不透。。。,我只想劝一句,过节切莫"失节",你们也好过个半夜敲门心不惊的春节!

完成时间:2005.02.18 16:43:4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