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给一江的回信

写作者:尕海流浪     日记本: 时光的角落

日期:2005年02月05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04

  一江老兄,大作拜读,不知如何来形容我对这首诗的喜欢!
  
  直追诗人北岛的内敛的沉重与思想的张扬。继续!!!
  咱西北汉子,就是特~~横横!俺也唱和一下:
  
  特立独行,
  把思想的碎片,
  折断成影子,
  混合在喧嚣人群。
  脚印覆盖着你的余温,
  在水泥的森林里,
  接近……
  接近天空的颜色!
  
  城市灯光和影子下的扭曲,思想---裸奔在城市余温中,居然热闹的街道这时却没人!
  
  这是这时,在给你这首佳作《希望》写回信时的感觉:头脑中幻化的是大街(兰州民百大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在昏诡的天空下,印在冰冷路面上的若干脚印重叠的余温―――他、她、他们却挥尽了热情。之中,谁是我、我们呢?
  
  显然,由你的诗―――思想、意境传达给我了如何栓释个体保持自我的《希望》,与现实渴求《希望》的合理人性合核!(窃认为,如果说天赋人权,那用诗歌表现追求人性自由、解脱和抛弃某些羁绊是极其重要的“诗权”了)
  
  诗的理解可能因人的感悟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写、读者接受到意境营造的思想、语言冲击美,给人以“又一村”的感悟,那么,我们说,它是成功的!
  
  说到诗,我没太多的发言权(我也仅是诗的“体会者”),但一直以为,将自我思想体念(!!!)用一种意象方式表现出来是首要的,它可能源于长期理智思考下的混沌流淌;也可能是感悟“露滴/在路边小草上/闪亮”,用“我看见”来表现心中涌起的暖流,或它(物质)和我(精神)“看见”的自然与社会人类的对立、合谐、一体……种种明快语言色调;也可能抽象历史到“鞭子 绕过发梢/画了四个太阳五个月亮/说那叫遥远…”;于此,套用佛家识见,最深层面思想的种子“我识”是第一性的。而怎样表达,我一直认为是第二位的问题了。
  
  诗是很自我的东西,给它画圈是个错误。如同刚才正在写这个贴子时来的一位朋友说“诗人就是疯子!”,话粗理端,在某一方面,也许正好栓释了诗人、“思想者是孤独的”这句老话的含义。
  我赞同“我想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其中许多的意思是无法用其他形式的语言或文字能表达的。”(!!!),尤其是“无法用其他形式的语言或文字”限定特例!
  
  一江兄在本文中展开了一个诗=?的话题,愚以为这种讨论与交流对我们写手是有益的,它正是网络平台各抒己见的魅力所在.
  
  另:一江兄,西北汉子不一定是外貌上的哦,别老惦记“特希望长成西北汉子的形象”哈哈!
  
   顺致:安好!
  

完成时间:2005.02.05 05:36:5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