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又看Titanic

写作者:泥巴     日记本: 足迹

日期:2003年08月1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99

  一早骑车去鹿特丹。
  印象中鹿特丹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唯一吸引我的就是成龙大哥拍《我是谁》时,跳的那栋楼。又是老毛病,一定要亲眼求证一下才行。
  楼并没有电影中看到的漂亮,高大。但楼前的运河,却是平添一片生机。河对岸正对着楼的地方,有一观景平台,旅行者纷纷在那里留影。不知是不是成龙大哥的魅力,也许真的可能因为一部电影,而使一个建筑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
  楼的斜坡刚好45度角,我回忆着电影的情景,对旁边的印尼同学只有一句话:“I like Jacky Chen!”对成龙大哥的佩服,有如滔滔江水...
  晚上正好有放成龙的霹雳火,原版的,讲粤语,听懂的地方不足10%,还大都是借助贺文字母,平添几分郁闷。一直打算毕业后去广州工作的,但每次听粤语时,都很打击这个想法。
  
  晚上,BBC1放Titanic。这是第四遍看,也是看得最懂的一次。
  第一次看大概是高二,看到一半睡着,好不容易盼到沉船,终于舒了一口气,总算完了。印象就是茅坑的石头,又臭又硬。
  第二次是在美术课上,几乎没有看,在写作业。
  第三次是去年刚到这里,英文的,虽然有些地方听不太懂,但还是觉得比看中文的懂得多些。三个小时看完,还意犹未尽,结尾又痛哭流涕。于是得出结论,电影还是要看原版的,才原汁原味,英文是这样,粤语也是的。(唉,是不是痛下决心学粤语呀~~~)
  今天又看Titanic,是BBC播,有英文字幕。所以是看得最懂得一次。上一次,看到的只是爱情故事。这一次又有了新的感触。
  在Jack和Rose在甲板下跳舞时,配的乐曲还有周围人的气氛,却使人心情舒畅,和所谓上流社会中,压抑的氛围有着鲜明的对比。这是影片给幸福下的定义,只要快乐就好。
  期待着再一次看Titanic,这次以不再需要字幕,也会有更多的收获。
  明天还要去海牙,去睡了。

完成时间:2003.08.18 07:07:1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