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回忆

写作者:大漠飞虹     日记本: 岁月的痕迹

日期:2005年01月0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97

  有一篇日记里的内容是:
  
  大漠飞虹:
  脱俗,谁能做到。
   常常,我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只做到了生物的我,没有做到社会的我,
   吃,喝,玩,乐是享受,友情爱情亲情是奉献,谁能只奉献不享受?
   我很佩服般若草的修行功夫
  
  
  
  柯紫贝贝:
  泰戈尔说:
   “一个人在年青时,应该通过独身苦修,有节制地和有规律地丰富心灵生活。一旦我们提及印度的这个古老传统,有些大评论家就会说:‘这可是个极其严格的修行。一个人通过这种修行,要么成为才华横溢的人,要么成为断绝七情六欲的苦修僧,但文学的情味与这种修行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呢?文学、绘画和音乐又在何方?如果人想获得完全的发展,那是不能抛开美的。’”
   “修行的目的是丰富心灵。实际上,受教育时遵守独身修行的法则并不是枯燥无味的修炼。”
  
  
  
  
  大漠飞虹:
  ,你所说的有节制和有规律是否指的就是哲学和美学的法则呢?
   是否每个才华横溢的人都是断绝七情六欲的苦行僧,或者说每个苦行僧都有很高的文学情味和完全的发展,我知道这都是不可能的,但修行的目的都是丰富心灵,那么你说的修行就不仅是我想的般若草式的了
   也许般若草能回答这个问题,
  
  
  
  柯紫贝贝:
  首先要说明一下,这些不是我说的,是泰戈尔说的:)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所谓“有节制和有规律地丰富心灵生活”是指你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对自己有自觉的加以约束,使得自己一切的行为和准则都按照你认为最美的要求或者按照你所崇拜的信仰或对象来要求自己做到那样一定的程度,而因为人的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在要求的时候必然会走一些弯路和因为人的缺陷而产生的冲突和挫折,所以要“有节制”。而“有规律”,我认为做一件让自己心灵终身收益的事都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但是有很多别人的习惯不是我天生就具有的,所以我需要通过有规律的去养成我的好习惯,“习惯成自然”,最终使我习惯的东西变成我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变成真正是我自己的

完成时间:2005.01.07 16:20:32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