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长河中,有当兵的历史,一生难忘值得追忆。 更何况,我是,,,
《当兵》
我是七十年代中期走进军营的。
想当初,征兵的过程,现在仍记忆犹新。
我来自南京第××中学校的学生,在我们这届学生中,自我认为学习不是最好。中等身材,其貌不扬,没有家庭背景,最后能在全校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全校唯一应征入伍的女兵。是我始料不及的,这得益于老师的培养,学校的推荐,同学的帮助。征兵干部的公正及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一年元月份(也就是周总理刚过世不久)学校发出了征兵的通知,这次还有女兵,要求我们应届高中生积极报名,那时的我也随之报名,在我的心里,将来毕业后不下农村,能当个工人,觉得就很好了,当时我们经常到工厂劳动到农村学农,从未想过长大了要当兵,或做别的。也许只是图个好玩,随同学一起报名。由于没有期望值,所以也不盼结果的到来,照样每天努力的学习,大约是元月底,放学后,老师让我留下来同我说个事,当时我是班上小小的班干部,是否老师因为班上的事找我,也就不多想,老师同我说,恭喜你学校决定让你明天参加征兵体检,我以为我听错了,老师又同我说了一遍,是真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心想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学校能这么器重我。心里好激动,父母知道后都为我高兴,不管能否参军,能参加体检就很不容易。全校只有两人参加体检,那是何等概率。(若干年后我才知道,我们全校六个毕业班,当时每班由班主任老师选6人推荐到学校,校领导经过多次研究综合考虑,最后在24位同学中选两人体检)
当年征兵体检地点放在建工学校,第二天我带着有关手续参加了体检,在这里,我校参加体检男同学有50多人,女同学2人,来到后,让我感到震惊的是,我们学校的同学,在征兵体验处贴出了一张张大字报,矛头直指我校的另一位女同学,我俩在学校可以说都不错,不同的是我们两人家庭的背景不同,她的父亲是南京××医院院长女儿,同学们认为我肯定是陪榜,是不合理的,同学要求征兵办公室公平公正,那时的同学容不得在征兵工作参有任何的假,不公道之说,现在想想那时的人们是很纯朴的,如今女兵能有几个是在正常的合理的渠道走入军营?有大概也唯数不多吧。
好在我一切体检正常,也许同学们的大字报起了作用,也许那时人们真的很公正公平,不得而知,最后,我校男兵27人,女兵只有我一人成为全校的一支花走进军营,当年南京市女兵只有25人全省50人。是啊很多年过去了,回想这一段往事。总是有很多的感慨。我没花一分钱,没有找任何人帮忙,能成为众人羡慕的女兵,现在想想是不可思议,而那时成为现实,想想我是幸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