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情
朋友,你可能经常喝粥,或许每天都在喝。早晨起来,一个咸鸭蛋,一碟小咸菜,两个葱油花卷,来一大碗香喷喷,热乎乎的小米粥。呵,顺口着呢!可是,这喝粥也有一些道道,你就未必都知道。不信,那我问你一个小问题:你知道这一锅熬好的粥,一碗一碗的盛,哪一碗第一好喝?哪一碗第二好喝?嘿嘿~~……不懂了吧!
我从小就爱喝粥,可以说是喝粥喝大的。母亲是个料理家务的能手,烧菜,做饭样样行,熬粥那更是一等一的高手。每当母亲熬好了粥,我总是最先拿着个大号的碗,要母亲盛那第一碗粥。其实这第一碗粥,里面米粒儿很少,大都是粥锅表面的那一层厚厚的粥膜。那可是粥之精华啊!你说多香就有多香;现在家里一般熬的粥一顿都吃不了,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可不是这样。那时家里生活困难,熬一锅粥一般是顿顿见底儿,留不到下顿。我那时每当喝粥的时候都留个小心眼儿,喝头一碗粥都是慢慢的喝,磨磨蹭蹭,等着喝最后那一碗锅底粥。那锅底粥可是这一锅粥里面第二等好喝的粥啊!疙疙瘩瘩一大碗,糊香糊香的,别有情趣儿。母亲每每总会慈爱的笑着说:“就数川儿嘴馋,赶明儿长大了给你开个粥铺!”没想到我还当真开起了粥铺,而且一熬粥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儿时那香甜香甜的粥,那香甜香甜的粥情。把那名啊,利啊,统统都丢到爪哇国去了,就只想这粥。
2002年09月14日04:09 (补记)
--------------------------------------------------
说粥
有朋友听说我开了个粥铺,忙不迭的嚷嚷:“开什么粥铺啊!那熬粥有什么熬头?”。我说:“这你就不懂了。卖粥的铺子有的是,好吃的粥就不多;熬粥谁都能熬,可粥要熬的有滋有味儿,那可就不容易了。”其实这话一点不假。你就先说这选料吧,那米呀豆的,可不能随随便便,一定要选那当年新打下来的新米。新米表面光油油亮晶晶的,抓一把闻一闻,清香的稻香味儿;而陈米则表面没有光泽,闻起来一股腐糠味儿。选好的米豆在熬之前要精心的用水洗泡。用水也有讲究,最好使用深井水洗泡,如果使用自来水,那一定要用水缸困上一天方好用。泡米很重要,一般洗好的米在下锅之前要泡上二十分钟才好;用什么锅来熬也有讲究。现在我们一般都使用不锈钢锅和铝锅,其实最好使用铁锅,不信你试试,熬出来的粥味道就是不一样。而且铁锅熬粥还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呢!
选料也好,用水也好,用锅也好,这还仅仅是头一步,最最要紧的那还是在火候上。那冷水凉米下了锅,开始可不能用慢火,火慢了半天不开,熬出来的粥发懈不好吃。开头可一定要用急火,先把粥熬滚了,撇了沫子再改用纹火,耐着性子慢慢的熬,还要不停的插底搅动。怎么样?“功夫”吧?其实这还不算是真“功夫”。真“功夫”全在于用“心”来熬,其所谓“粥随神意”,讲究的是一个“心劲儿”。而这“心劲儿”却是最最难练的了。其实那就是练人,练人的毅力,练人的耐力,练人的心态。练到能把人间的酸,甜,苦,辣的滋味都揉到那粥里面,那粥才是有滋有味儿的人间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