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痴情

写作者:生命之杯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4年12月2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34

  何为痴情?痴情,一是指痴心的爱情。是指两个人彼此相爱,双双坠入情网;二是指多情达到了痴心的程度。是指相爱的两个人中,一个人已经或冷静了、或厌倦了,扬长而去了,而另一个人依然缠在情网中,无法自拔。我今天是要为这一种痴情唱挽歌。
  
   这年头,没有人痴情,在我们的世界里,是不是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然而,也难怪。
  
   生活需要热情;文思需要激情;舞台上更需要真实体验感情;就是歌德那样的“诗圣”,也需要在老情人、小情人身上寻找诗情。“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你要去远方,他要去流浪,需要情的地方太多太多,大家都忙。哪里有闲工夫在一种情里陷得太深,哪里能有犯傻痴情的人?
  
   也难怪。这年头,恋人本来就不是唯一,多一、少一相差无几;眼前一个丢失,未来有众多补给;天涯何处无芳草,不必为一棵干树空着急。
  
   这年头,牵手是社交,分手是公关;相逢开口笑,过后两茫然;
  
   也难怪。也许没有痴情的人,不是人情冷漠,只是人们疲惫于奔波。本来已经超负荷,就不愿再为自己套枷锁。
  
   红尘滚滚,流水滔滔,“飞起鱼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人或为鱼鳖”,谁能守着一堆残缺过生活?
  
   这年头没有痴情的人,也难怪。收放有度,自由取舍,被读作洒脱。
  
   痴情,毕竟是低调的情感,常被老于世故的人视为笑谈;没有就没有吧。我只想为旧日那精美又壮丽的“痴情”做祭奠。
  
   记得沈从文先生,当初为了求到他梦中的“三三”,几经悲哀几经疯狂,想跳楼想自杀。幸亏有胡适博士调和,说服了兆合女士就是那个“三三”,拯救了他。要不我们这个世界上,是不是会少了一个文学家,翠翠和萧萧都将何处嫁?
  
   遥想当年的李敖先生,为了他心中的罗君若,自杀复自杀。同学拯救了他,他怀恨在心生气别人不成全他。
  
   记得我小时听大人们窃窃地议论一个人,说女方把他的“彩礼包”扔出了窗外,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要求爱。看大人们不屑的脸色,我也能读懂一点点。似乎说这人很无赖。小时的我,一直记着,这种人叫“无赖”。
  
   痴情虽是一丝阴柔的情绪,但它有着阳刚的力度。多少人生由此而改变。要么遁入空门,与情绝缘;要么踏破青山,把情读遍。
  
   精明的人都知道:三条腿的蝉找不到,两条腿的人遍及东西。可痴情的人啊,你怎么就不明白?
  
   你爱她,她至高无比。你不爱,她也只是一抔黄泥;她爱你,她是你的唯一。她不爱,你也会得到千万个机会去补给。
  
   痴情的人就是痴。沈从文先生竟然不知道世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四四”“三三”?李敖先生你也竟然不知道“损失个把老婆”不足为怪?我小时记得的那个“无赖”,你也不知道,强扭的瓜甜在心外?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痴情的人啊,你怎么就不明白?
  
   人事苍茫,斗转星移。宇宙在运动,我也在变态。今天的我忽然感到,不是他们不明白,其实都是太真太诚太傻太痴在作怪。小时候界定的“无赖”,其实,是不是最“可爱”?
  
   痴情的感觉,不是任何人都能尝到;痴情的感觉,不是任何人都配得到。痴情的人是因为气质独特;痴情的人是因为意志坚决;痴情的人是因为对人和事执著;痴情的人啊是真性情太鲜活!
  
   痴情的人是以自己的宽广把“爱”幻化成大地;是以自己的高远把“爱”带上了天外;是以自己的虔诚把“爱”当阵地来坚守,是以自己的丰富把“爱”膨化成整个世界。虽然它本身是落寞、是落魄、是无法消解的无奈!
  
   然而,痴情的人啊别丧气,你有着最后的坚持,就一定会有最后的胜利,上帝永远垂青于你!
  
   呜呼!再精致的挽歌也是悲调,再高贵的痴情也是凄厉,我不想在这里多费纸笔,只想对“痴情”二字默默心祭。
  
  

完成时间:2004.12.23 11:07:31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