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犬儒主义
作者:胡平
1、当今中国最流行什么主义?答:犬儒主义(Cynicism)
欧文豪指出极权主义有三个阶段:(一)乌托邦,令人心醉神迷的天堂理想,它诱发了狂热,而狂热导致了(二)大规模的恐怖和人间地狱;然后,狂热与恐怖被耗尽,于是,(三)人们变得玩世不恭,“看透一切”,政治冷感即犬儒主义。
我以为极权主义有四个阶段,在狂热与恐怖之后常常还有反抗,在反抗失败之后才会堕入犬儒。极权统治靠人们的狂热而建立,靠人们的冷漠而维持。当极权统治正由于人们的反抗而摇摇欲坠之际,人们却由于沮丧停止了反抗。这就是一个理论上不该存在的政权在实际上还能存在的原因。这就是今日中国的现状。
2、多了世故的圆滑,少了正义的冲动,一个人就成了犬儒。
3、肯思考的人才会变成犬儒,变成犬儒后你就可以不再思考。
4、犬儒的口头禅:“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钱是真的。”“教皇有几个师?”“真理值多少钱?“自由能当饭吃吗?”
5、当强权在欺侮弱小时,犬儒的态度是:“都不是好东西,我谁也不帮。”
6、犬儒不分善恶,但他不一定是不知善恶。犬儒是知善而不善善,知恶而不恶恶。
7、犬儒不进行积极的抗争,犬儒只是消极的嘲讽,但权势是不在乎嘲讽的,“笑骂由人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8、也许不应该把犬儒视为罪恶,但犬儒是罪恶的存在条件,是犬儒使罪恶成为可能。
9、犬儒本来未必便是势利,但是他既然抹杀了善恶是非,结果到头来就只剩下了势利。
10、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中间只有不显眼的一小步。
11、犬儒病:气血亏虚,中年后易得此病。
12、马克思主义以它的理想主义赢得众多真诚的信徒,然后以它的犬儒主义毁掉这些信徒的真诚。正象以光亮吸引飞蛾,然后以它的热烧死飞蛾。
13、年轻人变成犬儒实在是最可悲之事,他们还不曾追求,就已然放弃;他们还没有长成,就已然衰老;他们不定期什么都不知道呢,就什么都不相信了。
14、犬儒不只是失望,犬儒是放弃希望,并转而嘲笑希望。
15、犬儒主义者未免太自卑了,他们不相信个人有改变现实的力量。犬儒主义者又未免太自大了,他们以为只有他们才对现实感到不满。
16、绝对的权力令人腐败,绝对的无权也令人腐败,因为两者都容易使人相信权力就是一切。
17、专制的目的是把人变成犬儒,而犬儒却以为只有他们才看透了专制。
18、极端主义看上去是犬儒主义的死对头,其实不然。在每一个极端主义的内心深处,无不隐藏着深刻的犬儒主义。
19、给别人奋斗泼冷水的人,往往不是从不奋斗的人,而是那些自己曾经奋斗过、但没有成功、然后放弃了奋斗的人。
20、犬儒很有些象道家,原本是积极的消极,后来却变成消极的消极。
21、犬儒主义是循环论证的自我实现的悲观主义:犬儒主义不相信理想可以实现,所以他不去为理想而努力,所以理想就不会实现,所以他就更不相信,所以就更不努力,所以就更不相信,所以……所以……。
22、我们这代人的不幸在于,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恶,各种各样的恶,几乎所有的恶。有些恶原本是相反相克的,有此恶则必无彼恶,殊不料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却让我们全遇上了——虽说是在不同的阶段。在经历了如此多的恶之后,心地善良者比任何时候都渴望有信仰,但也比任何时候都更难于保持信仰。
23、世故意味着发达的头脑和萎缩的良心。
24、以教条主义起始者,多半以虚无主义告终。
25、共产主义事业的兴亡史告诉我们,看有多少人愿意为一桩事业而死还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看有多少人愿意为这一桩事业而生。
26、在最应该发生革命的时候,革命往往不会发生;革命常常发生在那以后。革命几乎总是父债子偿。
27、一位奏折派经济学家宣称:经济学只问利益,不问道德。道德是道德学家之事,不是经济学家之事。这使人想起一个外科医生的笑话。某兵士身中一箭,前来求治。这位外科医生拿出手锯,三下两下锯掉箭杆就算完事大吉。兵士说:“箭头还在里边呢。”外科医生答:“那不是我的事。那是内科医生的事。”
28、想想看,中共是经过了长达二十二年的残酷的暴力斗争才夺得政权的,在其间,该有多少失败,多少孤寂,多少怨恨,多少绝望,再有着那套光明其外、阴暗其中的意识形态的强辩,使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在对抽象的人民大加歌颂的同时,骨子里早就浸透了对具体的人民的极度蔑视。你怎么能指望它在掌权后还实行自由民主呢?
29、权势崇拜原本出于恐惧,因此它的反而不是愤慨,而是轻蔑。对权势崇拜者而言,揭露暴君的凶狠残酷,人莫予毒,往往并不足以撼动他们的崇拜,因为那常常是他们崇拜的原因。然而,指出暴君的庸俗粗鄙,无聊窝囊,这却是权势崇拜者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了。
30、崇拜已死的暴君,无异于呼唤新生的暴君。
31、对历史上的独裁者表示崇拜往往是出于幼稚可笑的角色认同。你崇拜独裁者,是因为你把自己想象成独裁者或独裁者的宠臣。为什么不把自己想象成独裁者治下的牺牲者呢?老实说,后者的可能性大得多。
32、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其实未必,因为失败者也能写历史。但历史肯定是活人写的,死人不可能写历史。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偏偏是那些死人最多的历史悲剧往往只留下很少历史记载的原因:因为那些最有资格的见证者们都默默地长眠于九泉之下了。
33、希特勒早就发现,谎撒得越大越有人信,因为一般人会想,谁敢撒那么大谎呢。看上去相反而实际上相似的是,越大的罪恶越没有人信因为一般人会想,那么大的罪恶,怎么可能呢。
34、“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从这句话的口气看,遗臭万年要比流芳百世容易些。做不成大好人,还有可能做成大坏蛋。说不定有些人就是想做大好人而未成才去做大坏蛋的。
35、有人说,再坏的政府也胜过无政府。这等于说再坏的政府也不该反对。好政府倒是可以反对的,因为好政府同意把和平反对纳入体制之内,纳入正当的秩序之中,因此,反对好政府没有使社会脱序的危险。越是坏政府才越是反对不得,越是不准许反对的政府才越是不应该反对。
36、古今中外的大暴君差不多都是既做过大好事也做过大坏事,因此一般人在主人时便觉得很困难。殊不知大暴君之所以能做下大干事恰恰是因为他们曾经做过大好事,所以才积累起足够的资源和威望能去做别人做不到的大坏事。
犬儒主义的来龙去脉
犬儒主义(Cynicism)是个外来词,中文里本来没有现成的对应词汇,通常将它理解为讥诮嘲讽,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这些理解大致不差,不过,我们若想对犬儒一词有更完整的把握,有必要略略追溯一下它的起源和演变。
我们知道,犬儒主义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西诺普的狄奥根尼。这派哲学主张清心寡欲,鄙弃俗世的荣华富贵,力倡回归自然(这使人想起老庄哲学,想起某些魏晋名士)。据说狄奥根尼本人住在一个桶里(又有一说是住在瓮里),以讨饭为生。有人讥笑他活得象条狗,他却不恼。“犬儒”之称由此得名。关于狄奥根尼,有段故事很著名,一天,亚历山大御驾亲临,前来探望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狄奥根尼,问他想要什么恩赐;狄奥根尼回答说:“只要你别挡住我的太阳。”
和玩世不恭恰恰相反,早期的犬儒是极其严肃的,狄奥根尼是一个激烈的社会批评家。他立志要揭穿世间的一切伪善,热烈地追求真正的德行,追求从物欲之下解放出来的心灵自由。狄奥根尼确实愤世嫉俗,他曾经提着一个灯笼在城里游走,说:“我在找一个真正诚实的人。”
随着犬儒哲学的流行,其内涵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后来的犬儒派们发表宏论,竭力鼓吹清贫生活的无比美好,甚至把人们正常的感情也讥为愚蠢。一位名叫德勒斯的犬儒派就说:“我的儿子或妻子死了,那难道就有任何理由应该不顾仍然还在活着的我自己,并且不再照顾我的财产了么?”(这使人想起庄子死了老婆鼓盆而歌的故事)超脱到了这一步,未免就有些矫情,就和冷酷分不清界限了。还是这位德勒斯,某富翁送给他一笔钱,他收下了,对富翁说:“你慷慨大度地施舍给我,而我痛痛快快地取之于你,既不卑躬曲膝,也不唠叨不满。”这里暗含的逻辑是,金钱本是无所谓的东西,我若拒绝你的馈赠,倒显得我把金钱看得太重,太当回事了。我若收下金钱又表示感谢,那也是把金钱看重了,当回事了。因此,正确的做法就是,只要你肯给,我就若无其事地收下它。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这种态度看上去很洒脱,但好象又有些无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问题在于,金钱本来是重要的东西,不是不重要的东西。只不过在生活中还应该有别的东西比金钱更重要。所以,在坚持更高价值的前提下看轻金钱是高尚的;没有更高的追求却又摆出轻视金钱的姿态就不是高尚而只能是做作了,因此,倘若是无功受禄,正常人总会感觉不安。这就是为什么德勒斯以不把金钱当回事为理由而若无其事地收下别人的馈赠,会给人以不知廉耻之感。早期的犬儒派是依据一种道德原则去蔑视世俗的观念,后期的犬儒派依然在蔑视世俗的观念但却失去了依据的道德原则。这就引出了一个始料不及的后果:既然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既然没有什么东西是了不得的,因而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是要不得的。不难想象,基于这种无可无不可的立场,一个人可以很方便地一方面对世俗观念做出满不在乎的姿态,另一方面又毫无顾忌地去获取他想要获取的任何世俗的东西。于是,对世俗的全盘否定就变成了对世俗的照单全收,而且还往往是对世俗中最坏的部分的不知羞耻的照单全收(别充假正经)。于是,愤世嫉俗就变成了玩世不恭。
狄奥根尼坚持真善,揭穿伪善,这种批评精神被后来者扭曲得面目全非。一位人称嘲讽者吕西安的犬儒派以揭穿伪善的名义,压根否认世间存在有真善。在吕西安笔下,那些天真地追求德性的人都不过是大傻瓜而已。按照这派人的看法,世间之人只有两种,要么伪君子,要么真小人。犬儒一词后来的含义就是把人们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归结为纯粹的自私自利。不错,犬儒派既嘲讽有权有势者,也嘲讽无权无势者,但前者并不在乎你的嘲讽,“笑骂由人笑骂,好官我自为之。”后者却必须赢得人们的同情支持。所以,犬儒派客观上是有利于强势者不利于弱势者。这样,犬儒派就从现存秩序的激进批评家变成了既得利益者的某种共犯合谋。
犬儒一词的演变证明,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其间只有一步之差。一般来说,愤世嫉俗总是理想主义的,而且是十分激烈的理想主义。玩世不恭则是彻底的非理想主义,彻底的无理想主义。偏偏是那些看上去最激烈的理想主义反倒很容易转变为彻底的无理想主义,其间原因何在?因为,许多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者在看待世界时缺少程度意识或曰分寸感,对他人缺少设身处地的同情的理解,不承认各种价值之间的紧张与冲突,这样,他们很容易把世界看成一片漆黑,由此便使自己陷入悲观失望,再进而怀疑和否认美好价值的存在,最终则是放弃理想放弃追求。“世界既是一场大荒谬、大玩笑,我亦唯有以荒谬和玩笑对待之。”一个理想主义者总是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之后才变成犬儒的,但正如哈里斯所言:“犬儒不只是在过去饱尝辛酸,犬儒是对未来过早地失去希望。”
说来颇具讽刺意味,早期的犬儒是坚持内在的美德和价值,鄙视外在的世俗的功利。可是到后来,犬儒一词正好变成了它的反面:只认外在的世俗的功利,否认内在的德性与价值。王尔德说:“犬儒主义者对各种事物的价钱一清二楚,但是对它们的价值一无所知。”
2003年08月07日17:08 晴 此篇为转贴 (补记)
--------------------------------------------------
此篇为转贴,非常感谢作者。
因为极喜欢,极受启发,所以收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