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游走》终于完成。
累,并快乐着。一篇游记的生成仿佛重新行走一遍,可以更加细致的回味。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旅游之后的另一个惊喜。可是,我的行笔太慢,也许没有形成写作习惯?或是其他。
最后一节写的很累,却不理想,太博大、太深沉,我实际无从把握,还有很多已经堆砌不出,注定有些无法说出。
回来之后,很少讲游走的故事,只拣花絮和大家乐乐。其余,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这世界无比宽广,我是一粒沙。沙虽渺小却坚韧。我愿如他。
想到《烬余录》中最后一段:“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一直固执的爱着并相信着。
《七月游走》是写过的,最长的文字。在这个接触网络一周年的时间里,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在Q上突然的想到一个问题:网络之于你,到底是什么?就这样发问。
再问自己。答曰:氛围。一个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文字氛围(不说文学)。会写下去,就像一直读书到老一样,除非有一天,失明。我就做在黑暗的世界里,摸字。
|